如果既算上曹雪芹、林则徐、康有为、鲁迅等历史伟人,又数上朱彝尊、孔尚任、戴震、林纾等文史名家,在北京市西城区居住过、活动过的历史人物,至少以五六十计;还可以他们的业绩,大致写出中国清代300多年以来的诗歌史、戏剧史和思想史。其中可考为最早出现的人物,大概应该是初唐诗人陈子昂(659—700)。大约1400年前,他在西城留下最为遥远的身影。
中国是文明古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诗的高峰,是一片辉煌的文明景象。陈子昂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是唐诗的开路先驱。以诗名,他是不及李杜苏轼,但其《登幽州台歌》却是从初唐流传到千古的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诗前两句咏叹古今时间的绵长,第三句放眼眺望,写天地空间的辽阔。全诗之境极其广阔,远非一般作品可及。第四句描述诗人自己的情怀,有点睛之用,使诗意全出,令人感到苍茫空阔中一个报国无路悲愤孤独的形象。有学者赞曰,是诗人的强烈愤慨之语,也表现了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一种伟大孤独感,可谓中的之语。此诗深受《楚辞》中《远游》一篇的影响,由这篇化出——《远游》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艰。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再有,此诗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变化,增强了咏叹抒情的效果。这首诗不仅在唐诗中,就是于中国整个诗史里,也占有显赫地位。该诗是陈子昂随同建安王武攸宜远赴东北征讨契丹时的作品。同时,他还写有著名的《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一组诗共7首。唐之幽州即今北京,幽州台就是蓟丘,原在西城西侧白云观一带,今已不存;也有人解释,曾在西城的德胜门外。蓟之名由来已久。北京建城之初,是周武王封立的蓟国,中心在西城广安门一带。居士卢藏用是陈生前好友,他编辑陈所遗留的诗文而成集10卷。流传至今的众多抄本刻本,基本上都源自卢本。《登幽州台歌》与这一组诗作,显示了陈子昂行旅西城的身影。
蓟丘这组诗前面有自序。“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遗迹也。”在这段自序里:丁酉,是武则天神功元年,公元697年(696年,唐始建悯忠寺,即今西城法源寺);蓟门,即蓟丘;燕之旧都,燕灭蓟,以蓟为都城;乐生,指乐毅,为燕国名将;邹子,指邹衍,思想家,倡导阴阳五行之说;轩辕,黄帝之号。自序记述了陈子昂从军东北时的所见所感:燕国都城已经荒芜,仰叹当年名士聚集;作诗寄友抒怀;怀想起这里曾有黄帝的遗迹。这组诗7首分别是,记黄帝遗迹的《轩辕台》;写礼贤下士的《燕昭王》;叹壮志难酬的《乐生》;惜刺秦未成的《燕太子》;赞勇于献身的《田光先生》;再赞时代贤哲《邹子》;羡慕得遇明主的《郭隗》。每首诗都是咏古,也都是陈子昂当时内心的显露。《轩辕台》一诗如下:“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在此诗中:应龙,据《山海经》,是有翼之龙,黄帝臣子,受命杀蚩尤;“牧马”一句,见《庄子》,黄帝迷路,询问牧马童子,牧童讲治国之道,黄帝称善而回;广成子,神仙名,《庄子》记,黄帝向他问道;隈,指深曲的地方。作者以此诗凭吊轩辕台,感叹英雄贤士已往,自己生不逢时,思念神仙之境。这组诗与《登幽州台歌》可以同读,内容和情感互有参证,风格却有差异。
说到陈可为唐诗先驱,要说他的诗艺,还必须提到他的诗论,其艺其论都为唐诗的发展开创了道路。唐初诗歌,还沿袭六朝的风气,风格华丽纤弱。唐初政治家魏征就曾批评这种浮艳之词。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哪里会产生唐诗这个辉煌的文明景象呢?陈子昂著文批评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他倡导诗作,要骨气端详,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要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他的这些理论,就是要求诗歌扫除六朝的纤弱风气,继承《诗经》比兴寄托的传统,注重政治社会内容,恢复建安风骨,提倡爽朗刚健的风格。在他诗歌理论的影响下,初唐诗风开始转变,向着盛唐诗歌这个气象万千的世界发展。陈子昂高举诗歌革新的旗帜,从理论到创作,为唐诗发展开辟道路。李白曾在诗中把陈比做麟凤而加以赞美。李与陈都崇侠尚武,有政治抱负。在政治抱负上,李不及陈;在傲岸性格上,李比陈突出。宋代大学者朱熹说过,李太白诗,《古风》两卷,多效陈子昂的《感遇》诗。杜甫曾写到: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有书言,陈是杜的先导。白居易赋诗抒怀道:致我陈杜间,赏爱非常意。韩愈、柳宗元也在文章中称赞过陈子昂。明清时有学者将陈比喻为诗国的陈胜吴广;还有学者说,高岑的边塞诗,本于子昂。从陈的理论论述,可以看出自风骚到大唐的诗歌发展轨迹。唐诗之后是宋诗。唐宋诗分别以丰神情韵和平易沉思而各树一帜,互为补充,以两大范式影响后代。宋以后的诗歌不断发展,但大体不超出唐宋诗的风格范围。后来几朝诗歌,或宗唐,或宗宋,或兼收。从承上启下的影响而言,陈子昂是立于整个诗史的。
陈的《感遇》一组诗38首,继承魏晋诗人阮籍而来。其实,他的散文尤其政论也有成就,如反对酷吏的《谏用刑书》等,但有些被其诗歌之名所掩了。陈子昂留在西城的身影那么遥远,又那么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