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学术思想

    基于阿玛蒂亚·森发展视阈看自由与发展

    卞秋实 梁怡 《 光明日报 》( 2012年11月30日   11 版)

        追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许多国家面临日益紧张的国内矛盾、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大背景下,许多学者开始意识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应该摒弃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诟病,减少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和破坏,并开始重新思考经济发展的内涵,认为发展代表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制度变革的统一,是实现社会各要素的和谐共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和质量、社会运行机制、分配制度等社会因素都是影响经济和社会良性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应该关注收入和产量的提高,还要关注社会结构的和谐、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与此同时,学术界产生了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基础的谋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佩鲁的坚持社会与人相统一、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相统一并同时兼顾地区、人际、社会差异的整体的综合的新发展观。可以看出,现代发展观超越了古典发展观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一元化价值观,使发展的价值考量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维度,并开始关注传统发展观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经济滞胀、贫富分化、分配不公、社会动荡等。

        二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在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修正和改造的基础上,把社会、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等诸多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都纳入到其理论体系中,形成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伟大的超越。其代表人物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他改变了狭隘发展观的旧范式,批判了传统的以GDP衡量经济增长的片面观点,提出了以自由看待发展的新观点。在他看来,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GDP的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上,却忽视了个人的权利及其能力保障。森以自由为核心对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义: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他的观点是从可行能力的视角来衡量自由和平等以及与发展的关系。虽然个人收入和财富、基本需求都影响个人能力,但自由与能力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可行能力就体现在人们实现各种不同生活方式的自由上,人的自由是发展的最高价值和最终目标。当然,自由的实现受制于经济的发展程度,但也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政治自由可以促进经济保障和公共选择,社会机会有助于广泛的政治与经济参与,安全性防护保障则可以通过公共教育、医疗保障等人们的基本权利服务来维护社会公平,消除贫困。森指出,经济的增长和收入的提高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教育、寿命等社会指标的提高都至关重要,社会的良性发展并非只靠经济增长来带动,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之一。这种以自由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了一个良好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鲜明特征,而这也是一个和谐社会所要追求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方向。

        从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实际出发,倡导社会的自由与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强烈的现实需要。深入考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过于注重GDP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产生了诸多矛盾。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消除各种社会问题,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情况屡禁不止。这些现象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按照促进人们实质自由的观点审视发展的目标和方式。阿玛蒂亚·森曾把发展区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社会支持导向型;另一种是增长助推型。虽然从经验上看,增长助推型的发展速度更快,但是社会导向型的发展说明发展中国家不必被动地等待富裕以后再关注社会保障和人们自由权利的实现,可以通过政府积极的公共政策和行动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追赶发达国家,同时提高国内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经济始终保持在高速增长的轨道上,这已经从客观上夯实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已经有条件综合运用社会支持导向和增长助推两种方式,一方面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自由的内在价值,保障民众能够平等自由地投入自身的劳动、资本、知识、技术、土地等经济资源,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社会制度安排弥补市场机制所造成的不公平,创造基本的社会机会如公共教育、基本的医疗保健、就业保障、生活保障等。在革除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使民众的福利得以持续改善和增进,最终实现自由与发展。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实际上是用综合、联系的分析方法,把伦理学的关照重新引入经济学的讨论中,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的价值导向,构建了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研究框架,这一逻辑转换也正是我们理解当下中国要着力保障民生、构建包容性社会的思考起点。 纵观中国社会近年来的变化,“幸福”、“民生”、“包容”、“生态”等成为“热词”。“以人为本,民生为大”,增加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我国现阶段要实现民众的自由与发展,首先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权利和需要;其次要强调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而不仅仅是政府的投入或者人们的被动接受;最后,倡导政府在对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保障中要有所作为,切实推进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果,最终实现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在物质资料丰裕的基础上达到富裕与快乐同在。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