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理论光辉照亮神州大地

    ——中央和地方各级宣讲团理论宣讲活动掠影

    《 光明日报 》( 2012年11月29日   01 版)

        3000多名听众引颈细听,两个小时讲解精彩纷呈。11月27日上午,中央宣讲团党的十八大精神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全面、系统、深入的报告博得全场热烈掌声。

     

        “解渴,给力,给我们基层宣讲树了个好标杆!”听完报告,浙江省委讲师团负责人李泽泉激动地说。他用“三个高”概括听后感:宣讲人水平高;听讲者热情高;中央集中开展十八大精神宣讲的部署站位高!

     

        中国传媒大学大三学生林宇孛翻看着听讲时做的笔记,和几位同学边走边讨论:“十八大精神的要点有哪些?听了报告,整体架构一下子建立起来了,讲得系统全面、深入浅出,这两小时含金量太高了!”

     

        “把十八大精神讲透了”,“这种报告多多益善”,“好听好记,我回去就跟老姐妹们唠唠”……走出会场,各界听众的议论汇成了热烈的交响曲。

     

        又一次宣讲活动大幕拉开,又一场理论甘霖洒向全国——从11月28日起,20名中央宣讲团成员将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宣讲,各个省市、各个层级的理论宣讲也将紧锣密鼓地上演,用十八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焕发斗志。

     

    “把最权威的声音最准确地带到基层去”:中央宣讲团在行动

     

        翻开十八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名单,每位成员都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熟悉实际工作,且均参与了十八大文件起草工作,也有丰富的宣讲经验。

     

        “作为理论宣讲的‘国家队’,只有全心准备、认真宣讲,才能不辱使命。”中央宣讲团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沈春耀说。为了此次宣讲,他参加了为期近一周的集体备课,并根据宣讲提纲精心准备了讲稿。“我每写一句话都要先琢磨,广大干部群众心里想什么、盼什么,讲什么才能为他们答疑解惑,举什么例子最能引起共鸣。”

     

        不但要把党的精神讲准确、讲透彻、讲全面,还要讲出色彩、讲出感情、讲出吸引力,更要让大众理解,形成共识——这是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对自己的要求。第二次参加中央宣讲团,他感觉要准备的东西更多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后的宣讲主要是文化问题,而十八大精神关涉范围广、重点难点多、理论水平高,要想让听众听懂听好,必须做好话语体系转换工作。”这种转换,他借助老百姓的身边事和古今中外的史实资料来完成,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

     

        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蒋建国已把十八大报告通读了五六遍,勾画出重点,并翻阅摘录了几百份资料。“十八大报告是个宝库,越挖越有新收获。”他认为,“打铁还须自身硬”,宣讲员要想有底气面对各界听众,首先要吃透精神、了然于胸。此外,还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用文化性、群众性相统一的语言传播,决不能就文件讲文件,从概念到概念。

     

        倾注心血的宣讲,换来热烈踊跃的回应。

     

        “群众中蕴藏着对理论的强烈需求。每次宣讲都会让我加深一个认识:老百姓关心国家的发展,期待更美好的生活,希望了解中央的大政方针,关键看宣讲者能不能用最贴近的语言和形式,把最权威的声音最准确地带到基层去。”多次参加中央宣讲团的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深有感触。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只有思想上认清了、理顺了,行动上才能更明确、更坚定;宣讲是理论大众化的桥梁和纽带,大众捧读文本或有距离,面对面的宣讲却能春风化雨,无声润物。这是中央宣讲团成员们的一致认识。

     

        在礼堂里大规模宣讲,和各界代表座谈交流,深入社区厂矿走访调研……中央宣讲团的每一次行动,都带去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带动了地方的学习热潮,凝聚了党心民心。

     

    “学好文件是前提,抓好骨干是基础,联系实际是关键,形成机制是保证”:省市宣讲热潮涌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等重大宣讲活动先后开展。一大批优秀宣讲员次第涌现,一系列新形式、新经验不断产生。深入浅出的宣讲,入脑入心的效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筑起坚不可摧的思想防线。宣讲这一党的理论武装的创新形式,正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今年4月至9月,一场宣讲热潮在巴蜀大地兴起。6个月时间,5个宣讲团,500多场凝神聚力的形势报告会,把“奋进四川、科学发展、辉煌成就”的壮美旋律送到了干部群众耳边、心中。

     

        经受2008年震灾之后,四川经济为什么能起立起跳、“弯道超车”?为什么能创造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加快发展三大奇迹?宣讲人用翔实数据和生动事例告诉听众,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这一系列形势报告,坚定了全省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十八大召开营造了良好氛围。”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明仁介绍,以宣讲方法开展形势教育在四川已成常态,今后会继续力行。

     

        在湖北,组建十八大精神宣讲团、部署宣讲工作的行动早已开始。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余立国告诉记者,依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成熟经验,省委把宣讲情况纳入学习型党组织评选表彰打分细则中,为宣讲开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山东探索“百名宣传部长”、“百名理论工作者”基层宣讲机制;江苏、上海等地建立领导示范带动机制;辽宁、内蒙古等地建立市、县、乡镇、村、家庭五级纵向联动机制……“组织宣讲工作,学好文件是前提,抓好骨干是基础,联系实际是关键,形成机制是保证。”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东平认为。

     

        活动高效开展,离不开坚强的团队。各地讲师团里,一批专业骨干恪尽职守,忠诚奉献,在党的理论和广大群众间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

     

        宣讲30年,每年百余场,听众累计150余万人,这是陕西省延安市委讲师团副团长安振华交出的成绩单。30年来,他立志“生命不息,宣讲不止”,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延安精神当成最大乐趣,把学习看作第一要务,记了30多本学习笔记,收集各类资料1500余万字,用过的讲稿达500多万字。

     

        江西省委讲师团团长李江源加入讲师团27年,始终保持着对宣讲事业的热爱,有过多次转行的机会都未离开。“党的理论绝不枯燥,把精深的理论‘烹调’成适合百姓口味的菜端上来,看他们有所收获,其乐无穷。”每次讲课,他都把手机号打在课件首页,学员们发来的求教短信,他总是第一时间详细回复。

     

        提起广东省委讲师团团长曾凡光,人们纷纷赞扬其“岭南名嘴”的风范,更钦佩其带病奉献的精神。

     

        2009年11月,曾凡光在韶关乐昌县宣讲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时突感严重不适,坚持讲完到医院一查,竟是早期白血病。三年来,他住院化疗30多次、抽血化验80多次,体重减轻20多斤,却仍坚持宣讲70多场。每次化疗前,他都和医生反复商量,利用宣讲空档期进行,有时甚至拔掉针头就赶往宣讲现场。他不但自己讲,还注重带队伍、创品牌。在他的努力下,广东省委讲师团的人数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全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宣讲水平整体提升,全省形成了“百课下基层”和“万人大宣讲”两大品牌,民间作宣讲、听宣讲的热情日渐高涨。

     

        “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个强大的精神支柱。为了宣讲事业,我愿做一支终生燃烧的蜡烛。”曾凡光说。

     

    “就爱听‘土喇叭’讲政策,句句连着生活哩”:基层宣讲员“能量”大

     

        11月23日上午,北京,73岁的李坤池接过了大红证书,领受2011年度“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的荣誉。

     

        李坤池宣讲已有40年了,以前当村支书时,他常常通过村头的大喇叭念政策、讲理论;退休后,他一门心思扎到宣讲中,一边自学,一边宣讲,还创造了“独门武器”——根据理论自编顺口溜。“党中央发文件,确定了联产承包权;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多剩少都是自己的……”这样的顺口溜好听好记,讲几次,就在整个村流传开了。乡亲们都说:“就爱听‘土喇叭’给我们讲政策,句句都连着生活哩!”

     

        像这样的“土喇叭”,正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他们用带着泥土芬芳的语言传播党的理论,成为备受民众喜爱的“理论专家”。

     

        新疆和田的维吾尔族乡亲忘不了他们的“大个子老师”米吉提·巴克。2011年12月30日,这位拖着病腿走遍和田山山水水、28年宣讲理论的维吾尔族干部因病去世,只留下了“苞谷馕”式的宣讲语录。今天,又一位来自牧民中的“政策使者”出现在人们眼前——阿不都热西提·司马义,伊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今年69岁,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宣讲”、“感化师”。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拎着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着笔、本、剪刀和胶水,随时剪贴资料,随处开口便讲。受他感染,120多人主动加入了他的义务宣讲团。

     

        越来越多年轻的身影出现在义务宣讲行列里,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23岁的干部徐萌就是其中一位。2012年初,她被本街道平民模范、“指路大王”谢亮老人的事迹打动,开始把他的故事讲给街坊们听。她的讲述既有事实,又有情感,还贯穿着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批叔叔婶婶级的“粉丝”。不久前,她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百姓宣讲员”。

     

        扎根在基层,宣讲在一线,一大批“百姓宣讲员”正在理论宣传中发挥巨大能量,使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令党的群众基础愈加牢固。

     

    网络手段丰富多彩,现实活动创意频出:宣讲形式创新多

     

        登陆北京市委讲师团主办的“宣讲家”网站,如同走进一个思想理论智库。“首都大讲堂”、“精彩八分钟”、“政务微博大讲堂”……翔实的资料、精彩的宣讲范本,令这个虚拟空间充满了理论魅力。

     

        “我们开办宣讲家网站,就是要用好新媒体,为全国干部群众开通理论学习的‘网上直通车’,让各地共享首都的优秀理论宣讲资源。”北京市委讲师团团长崔耀中说。网站创办6年来,每年都有300部左右的最新报告和党课上线。依托网站,讲师团还开设了“精品报告辅导超市”,义务帮助全市各单位选择主题、推荐专家、筹办宣讲会。

     

        网络手段丰富多彩,现实活动更是创意频出。运用民间智慧,各地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理论需求,创造了大量鲜活新颖的宣讲方式。

     

        “十八大报告是统一思想的宣言书,是科学发展的动员令,是治国理政的路线图。十八大后是我们非公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期,应该抓住机遇,科学发展。”11月17日,浙江正泰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林可夫面向温州市50多名企业家进行十八大精神宣讲。他是浙江省近年来着力培养的“红色CEO”之一。

     

        怎样让理论宣讲扎根民营企业?这个问题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尤为重要。经过摸索,一套做法逐渐成型:在企业内组建“红色讲坛”,派出“红色讲师”,定时定点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同时,在企业负责人中培养具有一定理论修养的“红色CEO”,结合民企日常工作随时随地宣讲。

     

        在浙江,农民工也能享受到新颖多样的理论宣讲:看电视,有民工讲坛,运用农民工先进事例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网络,有农民工QQ群和思想道德公益短信接收平台,定期发送通俗理论宣讲内容、格言警句;进工地,有“微党校、微党课、微故事”等“微系列”宣讲活动,每次短短十几分钟讲故事、话理论,使高深理论走进日常生活。

     

        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有效宣讲?海南省五指山市的“黎苗歌舞大宣讲”趟出了新路子。

     

        在五指山市委宣传部部长王楚蝶手机上,记者看到了一首黎族民歌歌词。近年来,这位黎族女干部充分发挥黎苗同胞能歌善舞的特点,把理论内容与当地民歌曲调、传统舞蹈相结合,组织群众和文艺骨干编创了大量新民歌,朗朗上口,易懂易传,深受群众喜爱。

     

        在新疆,“马背宣讲队”已经成了牧民们熟悉的好朋友。宣传干部们跨上马背,跋山涉水,深入偏远山区的农牧民家中面对面宣讲,被亲切地称为“草原雄鹰”、“高原火种”、“幸福使者”。此外,木垒县阿肯弹唱团、哈密木卡姆宣讲队等都在当地家喻户晓。

     

        重庆市巴南区大学生村官宣讲团走村入户,成了群众离不开的“小老师”;云南腾冲艾思奇百姓宣讲团“说百姓事、讲百姓话、道百姓理”,备受欢迎;江苏以省委宣讲团为龙头,打造“领导型”、“专家型”、“技术型”、“能人型”、“草根型”五支不同类型的宣讲队伍,还率先组建了理论宣讲志愿者队伍;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成立理论学习社团、创建理论学习网站,使宣讲延伸到每个班级、每间宿舍……

     

        一座座大讲堂星罗棋布,一个个网上课堂灿若繁星,一支支宣讲队走遍城镇村落、山山水水。喜雨润物,政策不再枯燥,道理不再疏远,党的理论入脑入心,内化为全体人民的精神动力与行动指南。

     

        “自上而下的宣讲必须落地生根,激发群众主体意识,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现在看,这样的局面正在形成。在党的领导和各级宣讲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理论的光辉一定能照亮每个人的心灵,照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德海如是说。(本报记者 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王力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