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同一种善良和感动,让我们相聚在这里,道德文化的光芒,普照在你我的心里!”今天上午,参加中央文明办珠海“道德讲堂”建设调研座谈会的全国九省区及40多座城市文明办主任与珠海市民济济一堂,聆听由本报记者宣讲的守岛英雄刘清伟的感人故事(详见本报8月24日通讯《用生命看护孤岛》),伴着热泪和鲜花,人们在一遍遍叩问自己“怎样才能做到心灵无瑕,坦荡无私?”
“好人就在身边,明天会不会就是自己?”在分享了本报记者讲述的感动后,一位“80后”女干警抹着眼泪说:“有时我加班多了,名利少了,就满腹牢骚,这让我惭愧。今后我要向刘大叔那样,端正心态,守护良知,对事业任劳任怨,为社会多做奉献。”
一位复转军人听完讲述后,认为这次道德讲堂让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离开部队十多年来,自己没能像刘清伟那样,一切从国家的大局和人民的需要出发,去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而是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得失。从今以后,他要重新端正人生的航向,树立远大志向,干一行爱一行。
“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刘清伟用生命谱写的道德乐章,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春园之草’正绿满神州大地。”珠海第二中学语文教师侯定元激动地对本报记者说:“这些年来,不要说年轻人中出现了行为叛逆,思想迷茫,就是我们很多教师在如何做人的原则问题上,也往往心有旁骛。光明日报和中央文明办先后浓墨重彩推出‘爱岗敬业道德模范’刘清伟这个典型,为我们教育战线上广大师生重新思考人生价值,矫正走向未来的航向,提供了一个可敬可学的参照系和路线图。”
肃穆的报告大厅里,洋溢着一股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邻里,也许就是自己……”
(本报记者 杨连成 本报珠海11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