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兆云是知名的传记作家,其150万言的《奇人辜鸿铭》(三卷)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其得职业之便创作的党史人物传记,细致入微的真实书写,将百年的风云人物描述成了一幅跌宕起伏的革命画卷。
散文集《野云飞》则让我看到了钟兆云创作风云激荡、纵横捭阖人物传记之外的另一面。50万字的文集收录了他近30年创作的散文、随笔、杂记、评论等,作者笔下的世道人心、风物民情、亲情友谊、世事讽喻,字里行间无不跃动着他真诚而正直的灵魂,交织着感性和理性的光辉。这是一个青年作家成长的精神素描,也是一个作家畅游文海时的内心独白和与世界的心灵对话。
“岁月风华”一辑收录了钟兆云成长岁月中的情感回眸。其中最为动人的篇什是一组对贫穷的少年时代的艰涩记忆。《乡下人手记》、《心头淌过慈母泪》、《父亲的老花镜》、《老屋》等篇章让我看到了一个极端贫穷的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搀扶、共克时艰的动人场景。其中客家人耕读传家,努力改变命运的精神血脉,通过作者家中的真人真事得到动人的流淌:为了供作者读书,父亲雨中带病外出借钱,母亲拿出了仅有的私房钱,两个姐姐辍了学,已经分家的哥哥杀了家里的猪……写作这些文章时已经小有名气的钟兆云没有粉饰自己的贫困往事,而是在赤诚的叙述中流露出对家人和家园的骨血情感以及对父母兄姐的歉疚之情。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苦难成了财富,而文学成了作者的救赎,就像作者对家中已经成为废墟的百年老屋表达的一样:“老屋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成为一片废墟。但我每次回到老家,总要在这里驻足,童年的辛酸便历历在目。以此励志,更使得我在人生途中奋发图强,不敢偷懒丧志。”贫困家庭出身的作者从此牵上了缪斯的救赎之手,奋力改变着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除了家园记忆,钟兆云还记录了自己成长过程中受到诸多帮助的故事。如“大一”时一位好心的长者资助他去大西南游历,“左联”老作家马宁资助他父母来省城看病,《广州文艺》副主编杨永权预支稿费让他延续学业,大学毕业时一个省直单位的领导力排众议留下了本该回乡的他……乃至一次旅途中陌生人的热情相助,都一一融入了作者的笔下。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钟兆云的上进好学,引来了人生路上诸多的贵人相助。他虽无力以金钱偿之,却以超值量化的文章报之,让人感受到世间人性善之光辉,并将长久生长在读者心中。
“心香一瓣”一辑多是追忆逝者的文章。由于其中追忆的对象有不少是中国现当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也使得这一辑显出了历史深度和文化高度。尤为可贵的是其中大部分人物或其后人都与作者有过交往,由此他的写作便成了个性化的书写。钟兆云通过自己的视角,没有在这些革命先人的丰功伟绩上浓墨重彩,而是从一些私人交往的细节中写出老一辈革命者的高风亮节。如写到福建原省委书记项南在去世的那天早上还在为作者的一本书写序,并嘱托秘书转交给作者。作者拿到信件后一看,项南洋洋3000字的序文,竟然全部写在不用的文件的背面,却给作者留了7张空白稿子用于誊抄。这对一个晚辈后生的震动是波涌涛起,难以言表的,作者写道:“您考虑的真周到啊!您的节俭和认真,令我长久无言,任泪水默默地流淌……”一个小小的细节,便立起了一个大写的项南。类似的写作手法在文中屡见不鲜。又如写到共和国原副总理邓子恢夫人陈兰和项南夫人汪志馨与作者叙情怀,“每每谈及闽西和福建家乡的变化,两位老大姐都有说不出的高兴,而对沉渣泛起的腐败现象,语气和表情立即转为极大的愤懑。”寥寥数语写出了从闽西走出来的老红军对家乡的热忱关爱和对腐败现象的深恶痛绝。钟兆云的散文实践真正实现了汪曾祺所言散文具有“大事化小”而又“小中见大”的功能。
“鲜花与刺”一辑,既有旁征博引的小品文,又有嬉笑怒骂的杂文,其中不乏佳作。在一篇文章中,钟兆云亮出了自己的创作观:“在这个浮躁、喧嚣、急功近利的社会,我将坚守我的阵地,讨不讨人喜欢没有关系,粉丝众寡无所谓,获不获奖也不重要,为了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哪怕是‘戴着镣铐跳舞’,我也决心跳下去。”一个因家贫而握笔写作的青年作家,能涵养和秉承这样的创作观念,这或许就是他能取得此番成就的原因吧。
如果说小说是带着面具的创作,那么,好的散文就是面对面的真诚交流。在《野云飞》中,能读到的除了钟兆云多年文学训练成就的优美笔调,更多的是作家毫无保留地对人对事的真诚和对国土家园的赤诚,作者没有对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和思想本色进行包装和美饰,而是敞开心灵,像野云一般舒卷自如而又充溢真性情,漫游在属于他自己的文学天空中。读者如我,不妨泡杯好茶,慢悠悠地品一品这朵飘过了千岩万壑的云。
(作者为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