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临沂11月26日电(记者马兴宇、刘小兵、彭景晖)25日本报头版头条消息《打破“官本位”回归“学本位”临沂大学8位处长辞职当教授》及短评刊发后,引起各界读者及网友持续热烈反响。截至26日,该报道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上百家网站转载。
四川省泸州市读者谢欣珏给本报讨论邮箱来稿说,这个举措表明临沂大学的“三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大学回归教育本真,以“导向教学、导向科研、导向高层次人才”为此次专业技术竞聘的基本原则,下决心把高层次、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向教学和科研一线引导,提升大学内涵、突破人才瓶颈。二是导向到位。临沂大学校党委出台了导向教学和科研一线的优厚政策,如此巨大的待遇“倾斜”政策,是导向到位。三是挑战到位。临沂大学的教授们将承担更重的责任,面临全新的挑战。挑战能激发教授们的学术热情,激发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能量,引发蝴蝶效应。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员魏进平认为,高校应探索以人为本的人员发展评价体系。人人有作贡献的义务,也都有成长发展的权利。高校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所负责的事情做好,这所高校就会有美好的前景。建立适合每一个人的发展评价体系非常关键,也非常之难。但只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各类人员的成长发展规律,改革创新,就能促使高校从“官本位”向“学本位”回归迈进。
“临沂大学的此次改革,事实上是教育回归教学科研的一次有益探索。这说明,高校只要肯下决心改变价值导向和利益分配制度,让教授的地位得到尊重和凸显,人才自然会流向教科研‘高地’。”山东滕州广播电视局的刘道彩说。
来自北京的读者任国征在看了本报的报道后,特地查阅了1918年的《国立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认为当时的做法对于现今高校破除“官本位”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那一时期的大学组建和稳定只用了10年时间,可见只要路子对,我国高校破除‘官本位’当指日可待。”
东北师范大学政策研究室的严蔚刚在给本报发来的电邮中写道,破除“官本位”重点在于促进大学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以此来稀释“官权”,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官”就不会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需要说明的是,破除“官本位”不是不要“官”了,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有那么一个制度环境,能让大家各得其所,教授们安心做学问,处长们静心搞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