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近来捷报频传:青年教师王亚云在与全国74所医药院校选手的角逐中,以专家评分第一名、学员评分第一名、总成绩第一名的成绩荣膺“全国医科院校教学比武特等奖”;全军优秀文职人员、讲师王庆怡,摘取全军院校外语教学比赛一等奖……
四医大捷报频传的背后,是他们坚持狠抓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培养模式等内涵式建设的支撑与砥砺。
一个提问引发的思考
“这个我不清楚,口腔专业课里没有讲过这方面知识……”在一次毕业生答辩会上,四医大校长樊代明的一个提问,让一名口腔医学专业的优秀学员面露尴尬。
这件事让樊代明陷入沉思。如何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羁绊,锻造现代卫勤保障急需的综合素质?校党委聚全校之力“会诊”。他们学习借鉴世界著名大学办学经验;抓重点,打破按学科设置课程的传统模式,整合建立“以人体器官、系统、疾病”为主线,军事医学和普通医学全程融合的整体化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盯弱项,实行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的“三早”训练计划;求创新,广泛应用基于病例病案的PBL教学法,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信息化、模拟化建设。
新的教学模式冲破专业限制、学科壁垒,帮助学员建立起了整体医学思维,提高了学员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能力。
精品工程取得的硕果
在精品讲座、精品课程、精优论文、精读名品等22项精品工程推动下,四医大教师在教学中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以4名院士、14名长江学者、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领衔,军队院校育才奖、全军优秀教师、精品课教员为基础的雄厚师资队伍。他们获得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两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1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和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一系列标志性教育改革成果。
该校连续5年发表SCI论文数居全国医科院校首位,连续4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近3年学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军队科研项目1200多人次,独立完成课外科研项目400余项,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SCI论文单篇因子最高超过6分。
五个阶梯育出的人才
如何让学员放下纸笔,就能拿起手术刀?如何让浩如烟海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战场救治的卫勤能力?四医大政委戴旭光的看法是:“部队需要什么,课堂就教、就学什么。”
该校紧紧围绕军队使命任务,狠抓入学教学训练、延安实地教学、下部队当兵锻炼、临床医院实习、军事医学综合演练“五大实践环节”,大力推行军医战救技能逐级合训机制,从新生入学开始,分五个阶梯培训各级卫生工作岗位战救技能,提高学员的岗位适应能力。“华山铁卫”等演习演练,增强了学员战备意识、战场观念、战勤能力;在出色完成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三军女兵方队组训受阅、世博安检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提高了学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8年间,四医大获得国家、军队教学成果奖19项,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本报通讯员 赵 贽 本报记者 尚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