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我虽被病魔暂且击倒,却时刻祝愿高考前的你们信心十足,欢快而勇猛地冲刺;我虽暂且如一株病树,却迫切守望生龙活虎的你们在这美好的春天灿烂盛开……”
这是4月16日,甘肃省环县一中语文教师、09级理科一班班主任孙扬,饱蘸真情的病榻绝笔。
在今年高考中,孙扬的学生马琳、许婧分别以甘肃省理科21、24名,庆阳市理科前两名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全班69名学生中,64名超过一本线,另外5名也过了二本线。可是,孙扬却没能和学生们分享成功的喜悦。
2012年3月,孙扬被诊断为胃癌晚期、双肾功能衰竭。5月20日,高考前的第17天,孙扬带着对教师职业的不舍和期待、带着对学生的思念与祝愿、带着对家人的深爱和牵挂,被病魔夺走了年仅44岁的生命。
学生眼中他更像父亲
孙扬1992年毕业于庆阳师专(今陇东学院)中文系,1999年从环县洪德乡山城中学调入环县一中。作为一名教师,孙扬不仅凭着良心来教书,更是捧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来浇灌那些黄土高原上的幼苗。
“他更像个父亲。”理科一班学生杨茜流着眼泪说:“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常常在不经意间流淌着,很多细微的地方,家长都想不到。天冷了他会告诉同学们加些衣服,冬天他会提醒在校外住宿的学生小心别被煤气打了。”当杨茜以优异成绩被复旦大学录取时,杨茜的爸爸叹了口气:“如果孙老师还在,他会比家长更高兴。”
5月21日,孙扬的追悼会。要不要让理科一班的同学参加,在环县一中校长张克裕的心里有些纠结:马上就要高考了,怕影响学生的情绪,但作为孙扬的领导和同事,他更是满怀惋惜和悲伤。“见孙老师最后一面远比高考重要。”学生们的请求让人无法拒绝。
追悼会上,上海、拉萨、深圳、长沙、兰州……孙老师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理科一班和其他班的同学也来了,学生们戴着小白花,排着整齐的队伍,抬着花圈,眼里噙满泪水,陪着他们慈父般的老师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画出来的病榻绝笔
4月16日中午,理科一班班长杨刚应约来到环县人民医院孙老师的病房。“坐在老师的病床边上,老师拉着我的手哭了,哭得很伤心,他说很想念同学们。临走前,老师给了我一封信,要下午班会上给同学们念一下,给了我们班600元钱,给他代课的理科四班660元,作春游的费用。”“‘以前答应同学们一起出去玩,也没去成。’老师的声音很微弱。”
“亲爱的同学们,我虽被病魔暂且击倒,却时刻祝愿高考前的你们信心十足,欢快而勇猛地冲刺……我们只是在有准备地等待丰厚的收获而已……‘五一’可集体春游一次,带上相机、矿泉水、可口可乐和微笑……”下午的班会上,杨刚念孙老师的信时,肃穆的教室里同学们泣不成声。
这封信,孙扬从15日开始写,16日早晨才写完,信的开头字迹还算工整,但已远不如平时有力,到结尾,字大小不一、结构松散,可是每一笔一划,却都凝结着孙扬对学生深深的思念和祝福。
“到最后,他已经没有力气写了,躺在病床上,都是把纸放在手上画出来的字。”孙扬的妻子殷丽哽咽着说。
留下太多的牵挂
孙扬走了,留下了80岁的奶奶,60多岁种田的父母,没有工作的妻子,还在读书的儿女。
孙扬是个孝子,在县城工作,平时不能照顾父母,就经常利用周日回洪德乡梁岔村帮父母干活。2010年暑假,洪水冲毁了山路,驴子拉车都走不成的路,孙扬硬生生地把400多捆麦子从地里背了回来。
在北京看病期间,母亲给孙扬的妹妹孙玉霞打电话:“能看就看,看不成,就把人给我带回来,让我伺候一段时间。”孙扬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60多岁的父母无法掩饰内心的悲伤。孙扬开着玩笑鼓励母亲:“打起精神嘛,我要一个健康、坚强的妈妈,我要你活到80岁,娶上孙媳妇,奶奶都80岁了,你还年轻呢。”
妻子殷丽是个柔弱的农家女子,在孙扬的眼里,她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我不行了,留下你怪可怜的,可怎么办?”提起孙扬对她说的话,殷丽泪流满面。“他几次都想对我说些什么,但犹豫之后,就都没有说,他怕我承受不了。”
女儿孙辰筱是山东淄博万杰医学院的学生,在孙辰筱的眼里,很长时间,父亲只是个尽职尽责的老师。父爱,要靠她在回忆中细细体会。
“爸爸每天早出晚归,只有在吃饭的时候能见到,曾经想,爸爸更愿意见的是他的学生而不是女儿。追悼会上,那么多的老师、学生都来给爸爸送行,那时候才更真切地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人能活到这个份上,够了。”孙辰筱眼里噙着泪水对记者说:“爸爸给我只留了8个字‘做人、学习、求真、务实’,爸爸常说,读书不好,可以通过以后的努力去弥补,但人必须做好,我会沿着父亲指给我的道路走下去,直到永远。”
(本报记者 宋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