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2008级本科生苏洲炜在今年“特许公认会计师”考试中获《中国税制F6》课程中国大陆第一名;在2012年国际SCILAB程序设计竞赛中,自动化系2011级硕士研究生陈耀东等五位同学参赛作品荣获一等奖……最近,厦门大学喜事多多。很多人不禁好奇地问,究竟是什么“撑”起了这些“第一”和“金奖”?
“追根溯源是学风,”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说,“这种学风承启于厦大九十多年来优秀的办学历史和传统,也得益于时代精神的浇灌,是塑造学习精神、激发学生潜能的最重要的内生动力,是一所高校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死心塌地”地爱上专业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每年从外院转专业进入该院的人数都要多于转出的人数,这在理工学科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化院“魅力”何在?
化学化工学院的新生入学教育几乎贯穿整整一个学期,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及学院的优良历史和办学传统教育;二是学院典型人物和事例教育,用化院的优秀老师和学生事例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学习,以此来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院、热爱专业,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该院党委书记金能明说,这种“耳濡目染+现身说法”的教育,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中,渐渐起了作用,严谨的学风和教风这些看似“飘渺”的东西通过一个个有形载体表现出来,并一点点地渗入学生内心,慢慢改变着他们的想法、理念甚至行为。
每年,厦大新生入学教育都会做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2+8”新生引导计划、“学术新秀与2012级研究生新生面对面”、“爱党、爱国、爱校、爱专业、爱自己”的新生“五爱”教育……
该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学院精心谋划,周密组织,力争“第一课”“出头彩,立长效”,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学校、学院及专业的印象,而且更关系到让学生迅速适应学习生活并进入角色。该校通过“名师导师见面会”、“学术牛人”担任班主任、“学长辅助计划”、“结对帮扶”、“结对共建”、“新生引导计划”等多项举措,将这一课上新、上活、上实,让学生们在接触本学院和本专业的“第一课”,就“死心塌地”地爱上它们。
不讲“锦标主义”的科研训练
1997年毕业于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张伟于2011年又回到了“母系”工作,担任该院党委副书记。
从学生到老师,从外系重回母系,一系列的经历让张伟更能清晰并深刻地感知生命科学学院的不变与变。对比十几年前,张伟感触最深的一点变化是:该院原本严谨勤奋的学风中增加了“一丝灵动”。张伟知道,这股灵动的源泉便是学院近年来大力推动的“科研训练”。更重要的是,这种科研训练不讲“锦标主义”,不以出成绩为目的,注重参与面,仅“单纯”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专业兴趣。
事实证明,这种以“参与者众”为目的的科研训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兴趣。现在,管理学院学生已形成这样的共识:大学期间,若没有参加一项学术学业竞赛,将是种莫大的遗憾。过去三年间,该院在校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参与撰写SCI文章20余篇。毕业生中,有60%—70%的同学继续攻读研究生。
(本报通讯员 王炳华 李 静 本报记者 马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