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并特别强调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迫在眉睫。
治理什么:道德治理的对象与客体
为什么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它的对象和客体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触及到了当前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如何估价现阶段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今天的道德生活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是好还是坏?回答这一问题关乎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成效的评价。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道德生活总的趋势是发展的和进步的,是积极向上的。30多年的改革开放,推动了道德进步,更新了道德观念,形成了新的道德风尚。爱国、进取、文明、诚信、敬业、和谐、友善等已经成为社会道德精神的主流。但不可否认,道德生活仍十分复杂,当前道德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商业道德与商业诚信缺失,工程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严重问题;公民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冷漠与文明缺失严重,见义不为、见死不救、见利忘义行为时有发生;炫富比阔、铺张浪费、生活奢靡等缺少基本文明素质的行为比比皆是;公共服务中脱离群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化堕落以及少数领导干部个人品行败坏等行为还大量存在。这些突出道德问题的存在对社会生活危害极大,有损国人的道德形象。
因此可以说,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主要是指对当前社会生活中突出道德问题的治理,尤其是对一些严重道德混乱和文明缺失行为的治理。当前的道德治理主要是治理社会秩序,治理世道人心。治理的重点是重建社会诚信,目的是规范人们的行为,理顺社会道德秩序,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谁来治理:道德治理的主体
进行道德专项教育和治理,必须明确由谁来治理,谁是治理的主体?进行道德治理必须考虑变化了的社会生活。从道德治理视角考察,当代社会变革不仅使道德治理变得更为复杂,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道德治理的方式,而且更加突显了道德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特征。所以,我们要确立一种认识,在当代中国进行道德治理,已不再仅仅是党和政府社会管理的责任,而是更广泛、更多元的社会主体的责任。各种社会主体分工合作,各尽职责,才能进行有效的道德治理。就是说,当今中国的道德治理需要多元主体的功能互补和合作共治,需要形成道德治理和道德建设的合力。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是进行道德治理的必然选择。
在当代中国,参与道德治理的主要有党组织和各级政府、各种社会组织、基层社区和公民个人四个主体。每个主体都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发挥作用。毫无疑问,中国社会的道德治理首先要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保障,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依然是道德治理的第一主体。但政府的道德治理作用也是有范围和限度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政府的社会治理功能和道德治理作用有逐渐弱化的趋势,很多行为已经超出了政府的管辖范畴之外。因此,除党组织和政府外,要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基层社区在道德治理中的作用,它们是道德治理的基本力量。例如,企业、事业单位是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实体,它们在社会管理和道德治理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把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道德建设搞好了,就为社会道德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进行道德治理,还要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群众自治和自我管理的作用。社区虽小,但社区自治和社区自我管理的作用则十分巨大。社区能管的事,政府不一定管得了或管得好。这并不是因为政府不作为或政府无能,而是政府不可能熟悉每一个社区的具体人文环境和实际情况,尤其在农村社区更是如此。社区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共同体,在陌生人的社会大环境中已然还具有熟人社会的诸多基本特性,这是公民行为管理和品格培育至关重要的人文环境和社会载体。社区是真正的基层民间社会。同时,社区也是公民文化或市民文化培育的最佳场所。社区的居民交往更频繁,共同的利益更多,沟通更顺畅,更易于保持相互信任,而信任是道德治理最重要的保证。
如何治理:治理方式与手段
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的方式、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道德治理首先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尤其要突显法律惩罚的作用。有很多突出的道德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违法乱纪问题,仅用道德手段无法立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如地沟油、病死猪等,首先是违法犯罪,必须重法制裁。忽视法律的重要作用,仅仅寄希望于用道德倡导和道德呼吁方式治理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不会产生明显效果。
进行道德治理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事实表明,公开性和舆论监督是遏制社会丑恶现象和悖德行为的十分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更要重视互联网在道德治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互联网,社会上的好行为、好品质传播更迅即,影响更大;对社会恶德和坏行为的揭露更迅速、力量更集中。尤其是网络反腐、网络揭露社会不良行为,发挥了引导社会风气,打击歪风邪气的积极作用。用好互联网无疑是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一把利剑。
进行道德治理,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领导干部应当成为个人品德修养的典范,一个高级干部的道德品行败坏对社会风气和群众信仰的破坏力是难以估量的,对广大群众的影响是致命的,所以必须防止领导干部道德坏典型的恶性示范作用。
进行道德治理,还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结合起来。十八大报告不仅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概括,而且从公民个人道德行为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这对于治理社会道德秩序,规范公民个人道德行为至关重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要求,对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系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