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上海奉贤:真情打造拥军“名片”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15日 07版)

        地处上海南郊的奉贤区,相传因孔子弟子言偃曾来境讲学而得名,取“敬奉贤人”之意。在奉贤采访期间,记者发现,“敬奉贤人”的传统,不仅引领着奉贤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在军地协同共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拥军班车、拥军药箱、拥军图书馆……近年来,奉贤积极为驻军部队解难题、办实事,扎实做好优抚工作,打造多彩的拥军“名片”,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拥军”传统连绵不绝

     

        退伍战士顾小峰至今记忆犹新:2004年11月,正在部队服役的他收到父母遭遇车祸的消息,父亲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母亲也危在旦夕。正当小顾为母亲的医疗费发愁时,上海市奉贤区双拥办第一时间将医疗费送到医院。

     

        今年5月,得知在乡镇有一批老年优抚对象听力有问题,奉贤区民政部门迅速为42名有听力障碍的患者免费配送了助听器。今年89岁、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肖炳同老人激动地说:“终于又能听到声音了,感谢政府一直惦记着我们!”

     

        这些都只是奉贤“拥军”故事的缩影。奉贤区在健全双拥工作组织网络的基础上,规定双拥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并建立了双拥报告、双拥例会、联席会议和“军营一日”等制度,区主要领导坚持每年两次以上挨家走访驻军部队、开两次以上座谈会,多层面帮助部队解决“急难愁”问题。区委书记时光辉深有感触地说:“拥军优属是军地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作为地方政府,实实在在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更是题中之意。”

     

        “在奉贤当军嫂特别有幸福感!”

     

        今年7月的一天,近百名军嫂应邀来到奉贤区妇联巾帼园,区双拥办和区妇联为她们精心准备了“精彩一天”活动。巾帼园内,上海交通大学情感心理专家舒培丽为军嫂们作了一场“幸福家庭、爱情保鲜”的专题讲座。随后,军嫂们又接受了体检服务。军嫂们开心地说:“在奉贤当军嫂特别有幸福感!”

     

        “把实事做在官兵开口前”,这是奉贤区开展拥军活动的一个特点。为了真心为官兵办实事,奉贤区先后出台了《随军随调家属安置意见》、《部队干部随军随调配偶就业和生活托底保障办法》及《爱军习武奖励办法》,全区上下还广泛开展了“百名妈妈万粽情”“拥军班车”“拥军药箱”“拥军图书馆”等群众性拥军优属活动。两年来,驻区部队近百名患大重病官兵家属得到补助,96名符合随军随调条件、无固定工作的家属拿到了生活补助。

     

        让拥军优属成为社会工程

     

        7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丁章才没想到,在他确诊患尿毒症住院后,区里很快送来了4.5万元救济金,而这些钱都是正常补助之外的。

     

        奉贤共有2.6万余名优抚对象。其中,老复员军人多、农村优抚对象多。不让一名优抚对象受冷落,是奉贤区开展拥军优属工作的一项重点。近两年来,该区先后为农村籍退伍老军人及复员军人遗孀发放补助380多万元,还为1200多人发放了医疗补助。

     

        奉贤区还积极发动社会各方力量。今年6月,上海市南农电公司、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民政局举办专场招聘会,与6名退伍战士签约。奉贤区燃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海龙被群众称为“拥军经理”。10多年来,公司不断发展,拥军热情不断升温,先后接收安置了50多名退伍军人和军嫂,公司现有部队复退军人占职工总人数的21.2%。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丁绍学 郑义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