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美军舰排污水 菲当局“和稀泥”

    菲民众不满菲美不平等协议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15日 08版)

        11月9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在头版报道,菲苏比克湾都市管理局披露,10月15日,美海军承包商格兰防务海运亚洲公司未经处理就将从美海军舰艇上收集的18.95万升生活污水和760升舱底污水(水和油脂混合物)直接倾倒进苏比克湾。当苏比克管理当局提出交涉时,该公司在回函中却绝口不提倾倒有毒废水一事,而以菲美《来访部队协议》为由,称地方行政当局对它没有司法管辖权。

        此事一经曝光,立即在菲引起一片哗然。苏比克管理当局表示正在对事件进行调查,并可能提出控告。菲环境部也下令对污染情况进行评估。数名参议员公开表态,要对此事展开调查。菲总统府和外交部都在第一时间表态,称格兰防务海运亚洲公司不应受《来访部队协议》的豁免,而应接受菲律宾法律的制裁。菲社会舆论普遍对该公司以《来访部队协议》为由逃避责任更是表示愤慨。一时间,菲律宾对美军承包商“人人喊打”。

        然而在12日事情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格兰防务海运亚洲公司总裁、菲前海军司令马于格12日召开记者招待会,一改之前公司的书面表态,称该公司并非《来访部队协议》所包含的对象,因而不会主张豁免权。但他同时又指责“媒体报道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称该公司所排放过的污水都已经过美军舰艇的处理,“比家庭排放的污水还干净”,排放到海里是无害的。最初向媒体爆料的苏比克管理当局也变了调,之前曾向媒体信誓旦旦地指责美军承包商的管理局主席加西亚改称,美军承包商没有向苏比克湾排放“有毒物质”,而只是排放了一些“生活用水”。总统府发言人陈显达在记者会上也主动宣传美方没有排放“有毒物质”的说法。

        仅仅过了一个周末,事情缘何会起这么大的变化呢?原来,随着该事件的发酵,菲社会出现了一股要求重新审议菲美《来访部队协议》的呼声。在菲颇有盛名的参议员圣地亚哥和几名众议员甚至公开要求废止该协议。菲美两国于1999年签署的该协议规定,对在菲境内触犯法律的美方人员,美国政府保留司法审判权,只有其罪行对菲“格外重要”时例外。许多菲律宾人都认为该条款是对国家主权的践踏。这一次,美军承包商竟然援引这一条款为自己辩护,菲民众的强烈不满可想而知。

        然而,菲美军事同盟是菲安全框架中的头等大事。在菲美军事合作“如胶似漆”的今天,菲民众因该事件而产生反美情绪是菲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菲政府从上到下开始刻意给该事件降温,试图将之与菲美《来访部队协议》脱钩,防止该协议再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不过,虽然菲政府出于大局考虑,愿意放美军承包商一马,但该事件能否顺利通过议会和舆论这两关还有待观察。在菲参议院,12日已经有3名参议员分别提案要求对该事件进行调查。菲民众大多对格兰防务海运亚洲公司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苏比克管理当局生态中心人员对当地媒体表示,检测结果之所以会显示“不含有毒物质”,是因为该机构根本没有重金属检测设备,而且现有结果已经能够证明这些污水是不符合排放标准的。

        事实上,美军污染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上世纪90年代,美军从苏比克和克拉克军事基地撤出时给当地土壤和水源造成的污染至今尚未消除,很多当地居民仍深受其害。美军实施“重返亚太”战略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军舰艇来到菲律宾,而且其中很多舰艇都是核动力的,因此包含极大的安全隐患。难怪菲律宾民众哀叹,美军提供的“安全保护”从来没有享受过,但美军带来的污染却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对于菲美《来访部队协议》中的不平等条款,菲民众的不满看来不会消除。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付志刚 本报马尼拉11月14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