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变的是校名 不变的是精神

    ——黑龙江科技学院弘扬办学精神纪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14日 05版)

        走进黑龙江科技学院校园,醒目的劲牛雕塑、气派的教学主楼、恢宏的科技大厦、功能现代的信息楼、风景秀丽的东湖和秀园……看到这些,谁也不会想到就在1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废墟。

     

        从地处偏隅的鸡西市坎坷办学,到搬迁哈尔滨建校的困难重重,是什么支撑了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科技学院65年不同寻常的办学历史,造就了科院人不畏艰难,挺拔前行的品质,孕育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像在沙漠中扎根不屈生长的胡杨树。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才有了学校的今天。”黑龙江科技学院赵国刚校长说。

     

        依煤而生 曲折发展

     

        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前身是1947年在鸡西创办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1954年与鹤岗煤矿学校合并成立鸡西煤矿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鸡西矿业学院,1981年更名为黑龙江矿业学院,2000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03年,学校主体迁入哈尔滨市。

     

        这所因煤而生的学校有着辉煌的历史,曾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学校因地域环境局限,发展一度受阻。“在鸡西办学的时候,由于学校地处高寒边境的山里,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许多优秀的教师‘雁南飞’了。”人事处处长王维杰讲到学校当年人才流失时眉头紧锁,至今仍感到惋惜。

     

        “那时学校进口不畅,出口不通,就好比在沙漠中前行的驼队,没有水分,濒临死亡。”赵国刚校长形象比喻当时学校的困境。是坐以待毙还是寻求生路?2000年,学校领导班子抢抓“高等学校可以到异地合作办学”的机遇,当机立断,决定从边城鸡西搬迁到省城哈尔滨。

     

        走出去闯出一片新天地

     

        搬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上加难。“一分钱没有,一间住房没有,一个认识人没有。”在学校工作近30年的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伟谈起初到哈尔滨遇到的困境时笑称他们是三无人员。“我记得非常清楚,2000年10月21日,校领导带着我们一行人考察新校区:位于哈市江北一个破产的百年糖厂。厂区一片废墟、破败不堪。”当时的情景让他至今难忘。

     

        校址选定了,学校哪来的钱买地、建新校区呢?2001年一开春,书记、校长分头带队跑融资,两个月内,他们几乎跑遍了哈尔滨市所有的银行。最后一家银行和企业被他们为学校谋发展的精神所感动,学校获得了来之不易的启动建设资金。

     

        学校的一位老教师告诉记者,新校区建设过程中,环境艰苦。周围没有几户人家,到处是荒草甸子。这还不算啥,最苦的还是那些有家室的,大部分老师的妻儿、父母都在鸡西,想家想得厉害。但为了哈校区建设,师生员工们没有一句怨言,全校上下拧成一股绳。

     

        “艰难时甘守清贫、危难时不离不弃、困难时同心同德是科院人在建设哈校区时形成的无私品格和奉献精神。”赵国刚说。

     

        精神的力量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科院人鼓足勇气,克服一个个困难,跨越一个个险阻。不到三年时间,在废墟上挺起了一座现代化校园。2003年8月,学校主体由鸡西迁入哈尔滨。这一年,科技学院新校区入住了7300余名学生。这一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办学层次和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凝练特色 蜕变转型

     

        大楼有了,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工作水平,继而实现学校从外延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此时,黑龙江科技学院正面临一场大考: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硬仗。”赵国刚表示。“从2004年到2007年9月份评估专家组进校期间,我们一方面顶着外债压力;一方面强化管理,全校教师大练兵,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提高教学水平。”2008年4月8日,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010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

     

        2007年硕士毕业留校的张保勇是个80后,他凭借自己突出的科研能力短短三年时间就从普通教师被破格提拔为副处级干部。现在还负责一个国家级专业中心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张保勇直言自己得到的太多,一定要好好干回报学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对本职岗位倾注热情、保持激情,这是“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精神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已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信仰。

     

        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的增强使黑龙江科技学院硕士点由2003年的4个增加到42个。2012年学校又成功获得“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全国35所高校之一、黑龙江省唯一一所获得该项目的高校。

     

        “在‘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精神的激励下,黑龙江科技学院经受住了七次更名,四次迁移,三次拆并,六次变更隶属关系的历史变迁,经受住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考验,经受住了煤炭行业发展走向低谷的冲击。”回首学校65年的发展历程,学校党委书记宋有感慨道。

     

        临近采访结束时,校长赵国刚告诉记者,黑龙江科技学院几代人一直有三个梦想:搬迁和上博士点现在都已经实现,第三个是更名为科技大学。“更名本身不是目的,提升整体内涵才是关键。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和特色发展,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教学服务型大学。”对于未来的发展赵国刚校长信心满满。

     

        本报特约记者 张士英  本报通讯员 毕玉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