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9日 星期五

    记者见闻

    一封信 一本书 一首歌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9日 11版)
    用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查看更多光明网十八大报道,参与读者互动。

        一走进贵州代表团驻地,就能感受到这里充满了“贵州元素”。电梯旁边的楼宇电视,正播放着贵州各地的民族风情,包括土家族的哭嫁、水族的歌舞、仡佬族的舞龙表演,引得路过的宾馆服务员放慢脚步欣赏,“贵州的风景真不错,是个旅游的好地方。”一个女孩跟同伴说。

        在电梯附近的资料桌上,摆放着一封精致的“邀请信”,以“多彩贵州,锦绣黔程”为主题,诉说着“沉醉多彩贵州的十八个理由”,其中包括“吊脚屋、鼓楼、花桥、石板房,凝固成石与木谱写的美妙音符”,“畅享‘辣醇、酸鲜、香浓、味厚’的黔菜,品味舌尖上的极致”,“透过堪称人类华服之最的苗族盛装,阅读一个民族穿在身上的悠远史诗”……

        邀请信旁边的一本书装帧精美。这本题为《贵州:同心实干 同步小康》的图书,汇编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中央媒体迎接十八大贵州专刊的主要内容,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视角立体,全方位地展现了10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当然还少不了民歌。桌子上还摆放着《贵州恋歌》的歌碟,歌词中英文对照,民族特色浓郁,《醉苗乡》《走近黄果树瀑布》《飞向苗乡侗寨》等歌曲,尽情地赞颂着多彩贵州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其中“贵州有多贵,问问她的山和水,山是那红军山,娄山关上读丰碑;贵州有多贵,问问她的山和水,水是那赤水河,饮水总能想起谁……”更是唱得富有情趣,又引人思考。

        贵州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殷文霞代表高兴地当起了解说员。她说,民族文化已经成为贵州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并且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在谋求发展过程中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了民族文化的特质,达到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的目的,成为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报记者 王国平 本报北京11月8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