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8日 星期四

    百姓笑脸印证幸福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8日 15版)
    众多市民和游客来到杭州西湖景区,沐浴灿烂阳光。CFP
    家住吉林长春东电小区的杨桂英(前)和老伴孙德才在做完“暖房子”改造的房间里享受安逸,“暖房子”工程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温度。

    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摄
    河北石家统村村民王雪芬正在装箱刚刚采摘下来的柿子,该村家家种柿子,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CFP
    浙江省临安市11万亩水稻进入大面积收获期,农民抓住晴好天气,抢收秋粮。 CFP
    几位农民工正开心地领取工资。CFP
    福建省福州马尾福美民工子弟学校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高兴地展示自己刚领到的课本。 CFP
    江西省定南县龙塘镇龙塘移民新村的孩子们在教室里上课。 新华社记者 周科摄

    陕西省神木县城的群众在中心广场扭秧歌。随着榆林市民生工程的遍地开花,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不断提高。 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65岁的蔡振清在山东省乳山市的“爱之源”老年公寓娱乐室跳舞,她享受着养老公寓里的幸福生活。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北京紫竹院公园内,几名退休老人在夕阳的余辉下伴着悠扬的琴声尽情歌唱,幸福溢于言表。 CFP

    辽宁省沈阳市大民屯镇农民正在地里收获白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CFP

    编者按

     

        幸福是什么?

     

        今天,当高铁驰骋在广袤大地,当“神九”飞天,当“蛟龙”入海……世界惊叹于中国速度,惊叹于这里的沧海桑田。而这里发生的变化远不只是GDP的增长,从中国百姓生动的笑脸上,我们还看到了“幸福”。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十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惠民、利民的一项项措施的落实,幸福让我们触手可及。

     

        越是困难时刻,越是高度关注民生。当国际金融危机来袭,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的复杂背景之下,党中央国务院一如既往把改善民生当作重中之重。即便财政收入面临减收增支双重压力,民生投入仍不减反增。“真金白银”投向的背后,是“党和人民群众始终心连心”的坚定和执著。

     

        十年间,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保障房建设、深入推进医改、编织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有锦上添花,更有雪中送炭,切实解决现实难题,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科学的执政理念引领着中国又好又快发展。与一项项民生工程和民生改革相伴的是,一幅幅崭新的生活画卷正在中华大地铺开。

     

        没有什么政绩,能比改善民生更重要,更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十年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我们才能真正收获科学发展,才能真正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十年中国大地书写的民生答卷,已化作百姓心中的温暖。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正越来越近,百姓幸福的笑脸更加灿烂。

     

        对于幸福的定义,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

     

        湖北武汉江汉区满春街大夹社区的孙爱萍说,今年7月底,他们一家搬进了一套40平方米的廉租房,每月只需交58元。而原来租住14平方米的房子,每月租金260元。

     

        河南省安阳县刘士君说:“俺农村人现在看病一点儿都不犯愁了,这就是幸福。农民参加新农合每年每人只交30元,新农合真是好!”

     

        幸福不空洞,就写在一张张温暖的笑脸上。

     

     民生投入力度空前

     

        这是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

     

        十年来,国家财政收入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1.89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37万亿元,年均增长20.82%。

     

        国家财政收入高增长的十年,正是我国加快向公共财政迈进的十年,也是百姓获得更多实惠的十年。十年间,一个个不断攀升的财政数字,成为百姓在“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更多受益的有力保障。

     

        粮稳天下安。从2004年的2626亿元到2011年超万亿元,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年均递增21%。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种田不仅不纳税了,还能从国家获得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四补贴”由2004年的145亿元扩大到2011年的1406亿元。

     

        教育是强国之本。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将超2万亿元,实现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的目标。十年间,从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到建立覆盖各个学段的困难学生国家资助体系;从着手促进学前教育,到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教育投入增长数倍,不断推进着教育公平。

     

        社会保障关系国家长治久安。2012年,我国将提前8年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2005年以来,我国连续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受益者超5000万人。十年间,从2002年的逾千亿元到今年超5000亿元,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助推国家社会保障网的完善,并助力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千万人。

     

     民生保障基础更牢

     

        不解后顾之忧,哪来幸福生活。

     

        十年,新农合制度从无到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一张张社会保障网更加坚实细密,让百姓生活更安稳。

     

        数字或许更有说服力——从医疗保障看,医疗保险的覆盖人数从2002年的1亿多人迅速扩大到2011年的13亿多人,10年增长10倍多!

     

        十年,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在制度建设上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现在,一个以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快速发展和推进。

     

        低收入群体得到更多关注。2005年至2012年,我国连续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受益者超过5000万人。201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基本养老金达到1531元,是2002年的2.56倍。今年以来,截至9月底,全国又有18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达到19.4%。

     

        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保覆盖面正从城市伸向农村,注重补齐短板。

     

        十年,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让进城农民工无后顾之忧。截至去年6月底,参加全国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已达6555万人,全国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72万人次,办理跨统筹地区转续医保关系44万人次。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让流动的务工人员吃上了“定心丸”。

     

        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托起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从国富到民富,中国正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收获更多温暖与感动。

     

     民生新景温暖人心

     

        不久前,安徽省合肥市宣布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百分之百有学上,百分之百上公办学校,百分之百享受“同城待遇”。

     

        河北省宣布,2012年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的政策,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

     

        今天,一幅幅崭新的生活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展开。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立足民生,以人为本,改变的不仅仅是百姓生活,还有执政理念。

     

        新理念正催生出一幕幕民生新景——

     

        这个十年,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圆了“安居梦”,到2010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近2200万户城镇困难家庭住房需求,近400万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了廉租房租赁补贴,去年国家又如期完成了新开工千万套保障房的任务。

     

        这个十年,“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极大改善。新医改正在稳步朝深水区前行,“新农合”更给亿万农民带来福音。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而从2012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

     

        这个十年,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201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也就是说每个城镇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十年增加了1万多元;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977元,比十年前增加了4355元,而且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本报记者 冯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