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韩素音是1994年10月。我应邀到瑞士瓦莱州的马蒂尼市采访中国节活动,听了一场韩素音作的中国主题报告,演讲结束后我迎上前自我介绍是光明日报驻日内瓦记者,她说看过光明日报,是份很具有知识含量的报纸,从中得到过许多中国的信息,并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访。那年,韩素音已70多岁,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精神矍铄,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显示出一名世界知名作家、演说家的大家风范和应酬能力。
记得韩素音在演讲中运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介绍中国,条理明晰,说理透彻,赢得听众的热烈掌声。但在最后的回答问题环节,一名瑞士妇女指责中国“破坏西藏文化”,“西藏没有宗教自由”。韩素音用自己在西藏的见闻和采访到的大量事实当场予以驳斥。就在那一刻,我感受到韩素音对生养她的故土——中国的深厚感情,也深深地感受到韩素音著名的“爱憎分明”性格。1995年10月,班禅画师尼玛泽仁在日内瓦联合国万国宫举办西藏主题画展。韩素音专程从洛桑赶到日内瓦出席画展开幕仪式,鼓励尼玛泽仁为西藏的艺术事业和对外传播多做实事。她还不时给来宾讲解西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状,说自己是“西藏通”。
韩素音经常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讲,向世界推介中国,有一件小事让我记忆犹新。1995年冬,瑞士拉绍德封市退休老人马克·穆斯特为帮助中国贫困地区修建学校筹资,举办了个人中国摄影作品义卖活动。韩素音不仅资助了2000瑞士法郎,还亲赴义卖会,作了主题为“中国青少年与教育”的报告,并将现场签名售书收入的一部分也交给了穆斯特先生。韩素音是抱病而来。我注意到,她不仅需要人搀扶,而且签字售书时手在颤抖。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前,根据报社的要求,我再次专访韩素音。当赶到洛桑时,韩素音已站在楼门外等候了,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我下楼三次了,怕你们找不到!”一句朴素的话语顿时让我们内疚的心情放松下来。采访结束后,她问我们多大年纪了,是否有孩子,还说,“我年轻时当过医生,可以给你们一些生育方面的建议。”言谈话语间,就像一位老奶奶和儿孙拉家常,亲切、自然、感人。采访结束时,韩素音取出一本法文版的《周恩来传》,并在扉页上用繁体中文一笔一划地写下:“送刘军、舒畅,祝您们一切如意,永远快乐。韩素音,1997年6月14日。”
那次采访后不久,我离任回国。时隔四年,我第二次常驻日内瓦,间或听到人们谈起韩素音,知道她身体不好,深居简出,即便是在我外交机构举办的招待会上也不再见到她的身影。时光荏苒,离1997年的那次采访已过去了整整15年。今年11月2日,96岁的韩素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那位如邻家老奶奶般慈祥的韩素音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本报记者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