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6日 星期二

    梦·惊艳·音乐剧之家

    作者: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6日 12版)
    上海文化广场夜景 资料图片

        炫目的灯光霎时亮起,一座优雅的弧形大屋顶建筑晶莹剔透,在夜空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上海市中心的一处繁华地带——东起茂名南路,西至陕西南路,南邻永嘉路,北近复兴中路,浓绿中藏着一只年轻的美丽凤凰——上海文化广场。

        2011年9月23日,上海文化广场敞开怀抱迎接观众,伴着腾跃四溢的音符翩然起舞。

        一年来,新生儿迈出了令人欣喜的第一步:186场演出在这里上演,26万观众沉醉其中。一个纷繁华美的音乐剧空间,合着城市年轻的节奏,装饰着人们的梦。

        重 生

        剧院从来都是一个充满故事与梦想的地方。变幻的舞台灯光中,时代的魅影交织重叠,讲述着文化广场的前世今生。

        曾经,这里是上海最大的跑狗场,号称“远东第一赌狗场”,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最时髦的游乐场所,长衫先生、摩登女郎穿梭其间。1952年,当年的跑狗场正式改建为文化广场,成为上海解放后落成的第一个标志性文化设施,是当时上海最大的集会场所。直到1969年,一场意外的大火——

        她的命运似乎注定要经历坎坷。1970年春天,上海文化广场在大火后重生,重建的消息振奋了各行各业的市民,人们纷纷赶来义务支援。短短83天,就建成了当时在国内领先的新文化广场,“为工农兵演出”的横幅始终悬挂在舞台中央的上方。

        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体会文化广场在老上海人心中的地位。她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记录着上海的风云际会,见证着历史和社会的变迁。

        1973年,当朝鲜平壤歌剧院第一次把原汁原味的《卖花姑娘》带到上海观众面前时,人们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潸然泪下。还有世界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领衔的苏联莫斯科国家大剧院芭蕾舞团,第一个在中国开演唱会的日本歌手佐田雅志……就是在这里,人们接触到了风格各异的艺术经典,文化广场成为一代人挥之不去的时代烙印。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席卷之下,文化广场不再是文化当家,转身成了“市场”。作为上海最早的临时证券交易市场,随后又被改建为花卉市场,逐渐湮没在商业的洪流中,迷失了最初的方向。

        可以想见,当2011年的9月,已经淡出人们视线几十年的文化广场,携经典音乐剧集锦《极致百老汇》重磅回归之时,人们奔走相告的惊喜之情。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繁华之地,绿色依然葱茏,同时变得更加美丽优雅,富于内涵。

        “何止是漂亮,简直是惊艳!站在涅槃重生的文化广场,看着绕过喷水池,走过金光大道,涌入璀璨大厅的人们,我被徜徉在他们脸上的惊讶和笑容感染了。”一位老上海说。

        一位专业的剧场爱好者,遍历世界各地的剧场和音乐厅,也不经意地比较了上海各式各样的演出场地,他难掩激动的心情,兴奋地向礼宾小姐表达赞美之情:“这里,真的专业!”

        秉承“以绿为主,文绿结合”的文化广场,拥有亚洲最大的地下音乐剧场。参演的外国演员由衷赞叹:“这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剧剧场!”殿堂之外,露天剧场宽敞而精致,芳草茵茵,乐声四起。1952年陈毅市长的题词,镌刻在剧场入口处,熠熠生辉。

        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感慨,文化广场最早的名字叫“人民文化广场”。今天,她的新生是时代赋予的,是时代对于文化的热切呼唤。老树逢春发新枝,回归文化休闲的属性,回归市民大众,文化广场志在让高雅艺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造 梦

        中断许久的文化历史重新画上了一道连线。人们更关心的是,凤凰涅槃,如何展翅高飞?重建后的文化广场,到底走向何方?硬件设施领先,“软件”能否紧紧跟上?

        “今晚,今晚,一切重新开端,全世界消失在我眼前……”选自音乐剧《西区故事》的一曲《今晚》唱响,幕布轻启,一排蜿蜒的阶梯与一支50人的现场大乐队从舞台深处缓缓推向前来,冲击着人们的视线。

        与英国知名音乐剧制作公司联合制作的开幕大戏《极致百老汇》闪亮登场。重生的文化广场选择树立音乐剧的品牌,意欲借此展翅高飞。张洁说,这样的定位是运营团队反复调研、放手一搏的结果。“别人的空白就是我们生存的缝隙。音乐剧在西方已经发展了近100年,但在中国的生存空间还远未成熟。我们相信,符合现代人欣赏习惯的音乐剧,一定能够吸引不断扩大的受众。更何况,作为中国时尚文化之都,从十年前上海大剧院引进经典音乐剧开始,就奠定了音乐剧在上海发展的基础。经典、时尚的城市气质也决定着音乐剧在中国必将从上海起步、发展壮大。”

        《极致百老汇》连演20场,吸引观众28194人,这让张洁稍稍松了一口气:今天的剧院早已不是“挂一串钥匙,只管打开门”的“二房东”,打通制作、演出的“任督二脉”,找到差异化的艺术追求和细分化的发展定位,主动参与艺术创作和推广,剧院才能葆有持久的生命力。现在看来,这条中外联合制作的路子走对了!

        一年来,从美轮美奂的原创舞台剧《胡桃夹子·海上梦》到交口称赞的经典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从感人泪下的舞台剧《贾宝玉》到可爱励志的梦工厂音乐剧《怪物史瑞克》,从《妈妈咪呀!》中文版到《聂耳》……穿梭在经典与时尚、古今与中外之间,作为全国第一家音乐剧专业剧场,上海文化广场坚持品质引进,力挺本土原创,塑造“以音乐剧为主、时尚跨界类舞台艺术为辅的文化艺术休闲中心”品牌,也让很多并不熟识音乐剧的观众从此爱上了音乐剧。

        张洁说,能不能赚钱早已不是文化广场运营的动力。过去一年,她最看重的是“26万人次观众”这个数字。从剧院顶端升腾起的一个个音符,好比一绒绒蒲公英,飘落到行人的衣襟上,汇入万家灯火中,将音乐剧的种子播撒到心田,激起梦的涟漪。

        “让我试着展翅迎风飞翔,谁也不能阻挡……”绿光下,伊登·埃斯皮诺萨用清澈的嗓音唱起那首选自音乐剧《女巫》的《展翅飞翔》。

        歌声中,音乐剧的精灵快乐游走,文化广场的梦想也在悄然生长。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哲说:“为这座城市和公众打造一个既时尚又不失经典、既高雅又不乏平民化色彩的剧院,在城市中心留下一方文化乐土。”

        新 绿

        绿,最是上海文化广场的动人之处。敞开的公共绿地,互动的户外舞台,人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来到这里,享受闲暇,聆听花开。

        大多数剧场的活动空间都局限在剧场之内,但能够买票进剧场看戏的观众毕竟还是少数。如何将剧场的“门槛”延伸得更远一些,打开封闭的剧场空间,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文化地标带来的公共空间?设计文化广场之初,建筑师们就在精心考虑。

        从地下36米处往上建造。这样的设计虽然为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却引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副产品”——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下沉式剧场,由于舞台的主体都在地下,剧场地上部分占地面积相应缩小。这意味着,可以营造非常大的绿化空间,文化广场将拥有更多的公共休闲平台。

        “以绿为主,文绿结合”,占地5.46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套绿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实际绿地率达到55.6%。2012年1月,文化广场绿地正式向公众开放。

        在剧场南面起伏的草坪上,还有一个能容纳800多名观众的露天舞台。户外舞台将被打造成一个集艺术与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公益性演出平台,适时推出符合不同人群需求的文艺演出。比如,针对中老年人的滑稽戏,面向少年儿童的卡通木偶戏;也有白领一族喜爱的爵士音乐会等,所有演出将以公益为主。

        推开家门,走进剧院,让艺术高贵不贵。在张洁看来,文化广场,就是要做文化的广场,担当起社会公益和文化传播的责任。调研观众需求后,由剧院自行消耗演出成本,文化广场全年平均演出票价仅为287.5元;遇见艺术、感受艺术,深入浅出的“剧艺堂”艺术普及活动,请来名家学者讲述“人生大不同”,散播艺术的芬芳……

        如今,上海文化广场已经形成剧场内外呼应、生态文绿结合的崭新格局,成为市民观赏佳剧、欣赏艺术和品味生活的文化休闲中心。

        “看音乐剧,到上海文化广场;到上海文化广场,尽享文化休闲生活。”在繁华的大上海,文化广场这片新绿正葱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