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为4000多名新生作专题报告。有位新生发问:如何理解“爱在华师”这句话?马敏回答,爱者,不独恋爱之情爱,而是兼爱博爱。爱国爱民,爱人爱己,爱家庭爱事业,爱天下可爱之人,爱天下可爱之物,这才是“爱在华师”的真谛。
多年来,华中师大始终将博学、博雅、博爱的“三博”文化育人理念贯穿整个育人环节。“三博”理念融合并彰显了“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华师校训和“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具有鲜明教育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作为一种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三博”理念具有感召人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日益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价值认同和情感陶冶等作用,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兴博学之风
为大兴博学之风,华中师大从2006年开始采取教学研究立项的方式,加大综合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力度。现已立项建设四批共191门通识教育课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研究型教学和双语教学是华中师大在人才培养上的一项重要改革。研究型教学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研究式素质教育,由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
目前,华中师大所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均采取研究型教学方式,并通过修订课堂教学测评标准,在全校推广研究型教学。
2008年,华中师大对当年大二以下的学生亮出新规:实施“素质拓展学分制度”,即所有学生未修完40个素质分将不得毕业。这是国内首所将课外学分与毕业证书挂钩的高校。素质拓展学分涵盖了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社会工作、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及其他、国防教育等六个方面。
做博雅之人
华中师大以“忠诚博雅”为学校之精神,强调“身正为范”、“行为世范”、“知行合一”,并以“博雅”冠名,“博雅计划”和“博雅大讲堂”是华中师大践行“博雅”文化理念的两个校园文化精品。
“博雅计划”主要是面向非师范专业,从二年级在籍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中选拔。这些学生从第三学期开始进入“博雅计划”,实行特殊培养。
“博雅计划”的首创者、华中师大原教务处处长王坤庆教授说,该计划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度和严格的选拔考核淘汰机制,入选的学生可跨专业自由选课,并建立虚拟班级的跨专业交流研讨机制。“博雅计划”至2012年已有三届学生毕业,83%的学生继续读研,其中绝大多数被免试推荐到“985”或“211”重点院校深造,而且每届都有一部分学生到国外著名大学深造。
以“博通古今中外,雅致科学人文”为主题的“博雅大讲堂”至今已举办112期,是学校专门为本科生搭建的高端学术平台,主讲人是海内外知名专家和一流学者,如许智宏、杨叔子、章开沅、桂希恩、刘醒龙、张炜等。
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李向农教授认为,“三博”文化育人经验是对高校文化育人功能的生动诠释、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锐意探索、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实践。
献博爱之心
1987年,24岁的汪金权从华中师大中文系毕业一年后,选择到交通闭塞、条件艰苦的蕲春北部山区的一所高中任教,一干就是20多年。2010年9月,汪金权成为湖北省唯一当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教师,并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在爱心文化的滋养下,华中师大涌现出圣兵爱心社、心心火义教之家等优秀的“爱心公益类”学生社团和资教生楷模费宝莉、宿管员“好大叔”魏友阶、新疆学子的“好妈妈”张春、“泥腿子”教授牟成文、“洋雷锋”阿达姆、“音乐男孩”李强等一批先进典型。
“牟成文身上体现了一个大学教授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责任和担当,他用自己的行动传播了华师的大爱。”长江学者、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这样评价“泥腿子”教授牟成文。
“爱在华师”早已不是恋爱之爱,而是仁心大爱。华中师大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爱驻母校、旧物浓情”、“给父母的一封信”等特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把爱心变成责任、化为行动。
校长杨宗凯说,高校应成为引领社会风气的灯塔,尤其在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师范大学,更要通过爱心教育和典型示范,引导未来的教师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奉献爱。(本报通讯员 周健 党波涛 本报记者 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