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5日 星期一

    “中国成功经验赢得世界赞誉”

    ——访雀巢大中华区总裁狄可为

    《 光明日报 》( 2012年11月05日   08 版)
    图为雀巢大中华区总裁狄可为 刘军摄

        “瑞士和中国在文化传统方面有相似的地方,就是以变革面对社会转型,社会各方总能够协商一致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因此可以预言,中共十八大将会平稳、顺利地产生新的领导集体。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成功经验赢得世界赞誉。雀巢在华的成功经验表明,雀巢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雀巢(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裁狄可为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作如上表示。

        狄可为从2011年3月起担任雀巢大中华区总裁,但从1992年起就和中国结缘,先后在中国内地、台湾和香港地区工作,还有在马来西亚工作的经历。除母语法语外,他精通英语和德语,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长期在亚洲和中国工作,使他熟谙中国传统与文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狄可为介绍说,雀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外企之一,雀巢在华的业务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发展。他认为,中国颁布的一系列吸引外资企业的政策是外资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兴业的关键。历史证明,好的政策和稳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为中国全方位的开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雀巢是具有长期全球发展战略传统的跨国企业,进入亚洲市场已有百年历史。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和经济的稳步前进,而瑞士企业善于尊重和融入当地文化,因此雀巢在华各项事业的发展如鱼得水。

        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中国经济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是否对雀巢在华的业务产生影响?狄可为表示,受到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和外国在华的外贸型企业。雀巢是瑞士企业,但雀巢95%的购、销和全部的劳动力市场都在中国国内,以为中国提供优质的内需产品为主。可以说,雀巢在华的发展战略与中国“十二五”规划和中国政府鼓励拉动内需,以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政策不谋而合。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一次,中国农业部一位高官对他讲,雀巢就像是一家中国企业。狄可为说,这是雀巢得到的最好的“奖赏”。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今,从上世纪80年代初在黑龙江双城兴建第一家牛奶收购站至今,中国已成为雀巢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拥有31家企业,员工达5万人,还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大中华区的营业额达60亿瑞士法郎。

        喜欢吃川菜的狄可为说,中国人信奉“民以食为天”,将饮食与哲学和医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政府高度关注食品安全与卫生,中国的食品卫生与安全指标高于欧美标准,这与雀巢的座右铭“美好的食品,美好的生活”是一致的。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企业,雀巢认为,食品卫生与安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确保产品质量,雀巢在华的所有原材料都是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的。例如为保证牛奶质量,雀巢为中国的奶牛养殖户提供了现代化的挤奶机,雀巢每年在华投入达5亿美元。他透露,雀巢与中国地方政府和美国合作,正在黑龙江双城筹建三个规模不同的“现代农业示范农场”,此外,在云南普洱还将建立一个咖啡示范农场。一个示范农场就是一座“迷你大学”,目标是以点代面,首先培养当地农民,塑造真正具有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的现代化农民,待时机成熟后可扩大到培训雀巢的所有原材料供应者。因此,雀巢欢迎并执行中国的食品卫生与安全标准,确保为中国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

        最后,当记者问到雀巢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时,狄可为先生自豪地说:“雀巢在中国的事业就如同我的中文名字一样,大有可为。”(本报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