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以“红日亭”为代表的500余个免费伏茶点遍布城乡,夏熬凉茶,冬煮热粥,风雨无阻,多年如一日地把关爱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们。一杯凉茶清凉了夏日,一碗热粥温暖了冬天,一个个免费伏茶点点亮了城市文明之灯。
“勿以善小而不为”,当善的力量汇聚,不管多么微小,也能产生改变社会风貌的巨大能量。从40多年前的红日亭伏茶点、梧田伏茶点等几个零星的免费伏茶点,到如今遍地开花施茶舍粥的伏茶点,“红日亭”已衍化成温州民间慈善的代名词,让人们领略温州人“敢为天下先”创业精神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温州人的大爱。
一座座温暖人心的小亭子
早晨6点多,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区华盖山下东门附近的红日亭施粥摊前,来喝粥的人群已排起了长队,几名老人忙碌着:熬粥、煮菜、施粥……
钢板搭建的红日亭约70平方米,这里是温州秋冬最“温暖”的早餐摊。这个简易的施粥摊,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别样的温情:9年来,20多位老人坚持免费为过路人送上热腾腾的粥和小菜。
红日亭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上世纪70年代初,就有退休老人在红日亭前向路人免费供应伏茶。而开始决定施粥,是因为看到周边一些孤苦老人、拾荒者和失业民工在寒冷的冬天吃不上一顿热乎乎的早餐,所以几位老人自己筹钱购置锅碗瓢盆,自发办起这个施粥摊。到现在已经有26位老人义务参与,其中3位年过八十。
喝粥的人,很多都是附近的外来务工者、环卫工人甚至是路边乞讨的人。52岁的孙阿姨就在附近负责环卫,每天早上和丈夫一起来红日亭喝碗热腾腾的粥是件很暖心的事。当记者问她“怎么看这群热心的施粥人?”她直接就蹦出了两个字:“好人!”
除了供茶施粥,民俗节日是红日亭老人们最忙碌的时候。端午节包粽子,买了700斤糯米,提前五六天开始包;农历“二月二”,温州民间有吃芥菜饭的传统,红日亭准备了600多斤大米,摆下五口大灶炒芥菜饭,当天吸引了近千人到场。
很快,老人们的善举感动了越来越多的温州市民,来红日亭献爱心的人也多了起来。“熬粥用的米,是市民们捐的;买小菜的钱,也是他们捐的……这里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大家的爱心。”老人孙兰香一边用铲子搅粥一边说。
在温州,像这样的公益慈善点,远远不止红日亭一处,500多个大大小小的慈善公益伏茶点遍布城乡,“绘制”成了温州的一幅“伏茶地图”。
“红日亭”托起温州文明新高地
文明内化践之于行,爱心筑就幸福之城。在红日亭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草根公益”的队伍。中央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认为,“冬暖夏凉”的红日亭,是温州民间慈善的地标,是传递和凝聚善与爱的纽带。
几十年间,红日亭爱心公益点虽历经城市变迁,但城市的爱心接力每天都在上演。红日亭开支光施粥这块,柴、米、油、水、电,每天都要支出1000来块,全部来自好心市民的自发捐助,几乎每天都有物资或爱心款送到红日亭。今年仅上半年市慈善总会就收到了14万来自民间的红日亭定向捐款。善举背后,正是广大市民强大爱心的支撑。
在这500多处伏茶点,每天服务时间最长的是瑞安万松山凉茶点,每天供应时间达13个小时,而且一年365天,天天供应凉茶、白开水;历史最长久的伏茶点是瓯海梧田大堡底路87号的陈海珍女士家,她家三代烧伏茶数十年。在“红日亭”精神感染下,企业老板开办“五元爱心餐”连锁素食店行善等等爱心之举遍地开花,他们把社会爱心传递到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体现了同舟共济、乐善好施、慈善博爱的“红日亭”精神。
从个体献爱到团体集爱,爱心汇聚,温暖全城。温州数十万名志愿者加入到了爱心服务行列。全市目前有各类志愿者服务队2500多支,志愿服务站367个,志愿服务基地538个,注册志愿者28万余人。同时,相继开通了“温州志愿者”、“温州星火义工之家”、“温州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志愿者服务网站。在网站上,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可以进行项目发布、人员调配管理、服务评价与激励等功能操作,有效实现项目、资金、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四位一体”的对接。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解决了“红日亭”施粥(伏茶)铺等爱心阵营人手紧缺的难题。
助推公民道德建设,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慈善品牌,温州市近年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等系列评选活动,从民间“草根”群体中选树道德典型,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身边人。“红日亭”集体获得了“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称号,这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身边的温暖,滋长了向善的力量。各地温商和温州民营企业,纷纷响应当地党委、政府“做富而好仁 富而好礼温州人”的号召,参与到献爱心行列,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陆健 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