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4日 星期日

    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访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4日 09版)
    外交学院院长 赵进军
    外交学院沙河新校区大门

        她的规模不大,曾是中国最小的高校之一;她的历史也不长,1955年才创建。但她却从建校第一天起就秉承着新中国领导人的重托和关怀,曾长期由陈毅副总理兼任院长——外交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以“外交”两字命名的大学和至今唯一直属外交部的高校,几十年来培养出300多位大使和无数的外交官,构筑了中国外交事业的中坚。2012年金秋9月的一天,温总理来到这里,亲笔为她提下“中国”几个大字。

     

        外交官的摇篮

     

        “这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的责任。”现任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日前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他认为,作为以培养外交外事专业人才为办学方针的高校,外交学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为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战后最深刻、最复杂的变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人正在全面走向世界,中国的国家利益遍布全球。“对一流外交和外事人才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

     

        赵院长介绍说,建校57年以来,外交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外交战线的生力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交部新进大学生中,1/4都来自外交学院;翻译司里,一半的高翻出自这里。赵院长特别指出,在外语类院校中,外交学院的毕业生数量并不算多,却向来是外交部公认的“最好用的”。这是因为外交学院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成功地摸索出了一整套“面向外交实践培养外交人才”的教学模式。和许多“从课桌到讲台”的大学老师不同,外交学院一半以上的教师都是外交官或有外交外事工作经验,不少教师教几年书后派驻外交一线干几年,然后再回学校教书。赵进军院长本人就在外交一线工作多年,曾担任中国驻法国大使,现在是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的副主任。他认为,在外交一线和教学工作间的轮岗模式,让学院形成了始终与外交实践和国际形势保持同步的教学氛围。

     

        进入新世纪以来,外交学院根据外交形势变化的需要,增设了一批突出实践的课程,如“外交案例学”、“交流学”等。与此同时,还开发了不少模拟实际外交情景的课件,大幅度增加了从外交部和外事领域聘用兼职教师的人数,并系统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的志愿服务工作。“外交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我们在办学上始终坚持为外交一线服务的方针。”赵院长表示。

     

        外交战略的思想库

     

        尽管外交学院的院系数量并不多,却是中国外交战略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外交学院的学者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构建问题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发表了一系列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研究成果,在外交和国际关系理论中不断增添中国学术内涵,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对此,赵院长解释说,现代外交学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源自西方,长期以来,该领域的学术研究都是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为基础,其思想体系也以西方为话语中心。中国学术界在这个领域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很难突破西方的话语霸权。作为中国最早招收外交学本科专业和全国首批获得外交学和国际关系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外交学院的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多年的不断探索中,逐步找到将“中国传统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的学术思路。“外交学的中国化,我们要有所作为”,赵院长说。

     

        在学理研究的同时,外交学院非常重视政策研究,强调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建言献策。外交学院是外交部的重点咨议合作单位,拥有一支外交经验丰富的大使兼职教授队伍,确保了高质量的政策研究水平。学院的历任院长均参加国家的重要战略咨询会议。作为东亚思想库网络中国国家协调员单位,外交学院完成了大量旨在促进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合作的研究课题,所提的政策建议也多次得到10+3领导人会议的重视。

     

        对外交流的高端平台

     

        作为外交部唯一直属的高校,外交学院是国家级的援外培训基地,承担了繁重的外交培训服务工作,尤其是面向亚非拉以及中东欧等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官培训。自1994年至2012年,来自亚非拉等50多个国家的260多名外交官在学院参加了半年至两年的汉语培训或中英翻译培训;同一时期,学院还受外交部和商务部委托,开设了大量培训课程。这些以外国外交官和政府官员为主的涉外培训共计114期,学员2400多人,分别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赵院长总结说:“对外国外交官的培训不仅搭建了宣传中国外交政策、培养国外知华友华力量的重要平台,还为我院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声誉,扩大了我们的国际影响力。”

     

        由于外交学院在外交领域的特殊地位,这里向来是外国政要来华访问的热地,甚至曾有来访政要从首都机场直奔外交学院的佳话。对此,赵院长说:“他们都希望能影响这些将影响中国外交未来的年轻人。”

     

        多年来,外交学院接待了许多外国国家领导人、政府高级官员和国际知名人士,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美国前总统卡特、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等。仅1995年至2012年,就有43位外国国家领导人、67位外国部长级官员和32名国际知名人士到学院访问或演讲。这些高级别的外事活动积极配合了国家的整体外交工作,也为外交学院的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国际课堂,使学生有机会与国际政要和知名人士面对面交流和互动,“也向世界展示中国外交的未来风采”,赵院长说。

     

        (本报记者 刘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