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话剧《支部建在连上》,是一部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剧目,取材于秋收起义部队攻打浏阳失败后,从1927年9月文家市转兵,到1928年4月井冈山朱毛会师那一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话剧以“支部建在连上”为主题,以建设新型人民军队为主轴,艺术地再现了毛泽东同志早期建党建军的伟大创造,是一部直接描写军魂、描绘领袖的重大历史题材剧目,被总政治部列为2012年全军舞台艺术重点剧目。
话剧《支部建在连上》所选取的题材是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革命历史片段,如何“艺术化地再现”这段历史?我们看到,作品以小见大,以细节写精神,以微观展示宏观,通过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具象,形象折射出了那段革命历史的波谲云诡和气势恢宏。如话剧一开始,就设置了毛泽东将自己节省下来的红薯送给战士,三个战士抢着分红薯的细节。这一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一下子便将当时革命受挫、红军生活举步维艰的严峻现实,不露痕迹地刻画出来了。
一部优秀的政治献礼剧目,应该充溢着激情淋漓的政治抒情,而不应该是晦涩生硬的“政治图解”。《支部建在连上》不可避免地要向观众回答革命道路何去何从的问题。这些重大问题,在革命历史文献中,都给出了严肃而准确的论述。但是,作为历来反对“主题先行”的艺术创作,如何在话剧中回答这一形而上的理论问题?的确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空洞的“政治图解”的泥沼。然而,这部剧目却处理得如行云流水。话剧的神来之笔当属毛泽东动员“逃兵”刘安才重返革命队伍的那一段。毛泽东“悟道式”地通过割稻子来启发刘安才,话剧浓墨重彩地写道:“你看这割稻,是要一把一把地往前割;可当初插秧的时候,却是要一步一步地后退着插。正因为有了当初的后退,才能有今天的收获。那样的后退,实际上不就是一种前进吗?”革命路线以退为进的大问题,被毛泽东举重若轻而又旗帜鲜明地和盘托出,直臻妙境。
戏剧情节的发展,是要靠戏剧冲突来推动的。如何既忠实于历史的本来面貌,又赋予历史正剧一种引人入胜的“戏剧性磁场”?剧作家唐栋和蒲逊采用“七分写实,三分写虚”的处理方式,在虚实结合之间,营造出一波接一波的戏剧冲突,将剧情推向高潮,将剧中人物推上革命路线斗争的风口浪尖。
话剧直接描写了“三湾改编”、“水口建党”、“茨坪立足”、“中村教育”等历史事件,将历史上红军内部的路线之争这条矛盾凸显出来,以矛盾冲突的主线,将4大历史事件串联起来,笔墨主要描绘历史上毛泽东同红军中高级指挥员余洒度、苏先骏、陈皓之间的政治斡旋和思想交锋,从而架构起了整部话剧的矛盾冲突主线,推动话剧结构的起承转合,直线式发展。与真实的历史性矛盾相辅,剧作者还虚构出黄埔军校出身的连长彭三泰和党代表方明,旧军队出身的排长黄来九和思想波动激烈的普通战士刘安才这两对人物矛盾关系。虽然是虚构的人物关系,但作为推动戏剧发展的矛盾冲突辅线,也极大地丰富了剧情,营造出纷繁复杂的故事情境。
话剧《支部建在连上》十分注重人物形象塑造的丰富性。为逼真刻画青年毛泽东的形象,剧作家极力除掉毛泽东身上那种固有的“领袖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毛泽东,是一个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一个智慧果决、诙谐幽默的青年领兵者形象,栩栩如生。红军普通战士刘安才的刻画,更是具有标本意义,虽然他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形象,但他恰恰是千千万万真实“刘安才”的浓缩和代表,正是有了“刘安才式”的转变,才深刻道出了毛泽东“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的宏大主旨,这部话剧才真正完成了它的叙事意义。即便在余洒度、苏先骏、陈皓、黄来九等4位最终脱离革命队伍的反面人物的塑造上,剧作者也避免“脸谱化”和“同质化”,力求写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差异性。这部话剧安排人物数十个,但个个颇具神采,宛如革命时代的众生相。
作为一部直接写领袖、写军魂的历史题材大戏,话剧《支部建在连上》深刻探求“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哲学命题。如果没有“支部建在连上”,就没有当年的红军艰难奋战而不溃散,就没有后来的根据地和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也就没有我们江山社稷和我们自己。编剧唐栋、蒲逊认为,演绎“支部建在连上”这段历史,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思想概念,旨在以史实为舟、以剧目为桥,表达当时所形成的思想原则和真理性认知,就是军魂,就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所形成的脉络。
一支有思想、有灵魂的军队,必定是战无不胜的。而“支部建在连上”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灵魂根基和活水源头。总指挥阵亡、师长出走、团长叛变、排长出逃,面对艰难局面,由于有了“支部建在连上”,有党的支部在,就有党的信仰和党的纪律在,一支以农民为主体包括旧军队人员等多种成分在内的队伍,就可以锻造成为一块钢铁,任何人都打不烂拖不垮。该剧充分反映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历史形成过程和重要历史意义,主题思想突出、有历史厚重感,特别凸显其当代意义,以强化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成为与“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想作斗争的强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