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中国首部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在京发布。蓝皮书传递出一条振奋人心的信息——
2011年,回国创业的海归人数18.62万,达到历年来留学生回国人数的最高峰!
这个数字显示,中国正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这是一个需要海归的时代,也是一个成就海归的时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认为,海归群体必将和国内各种人才一道,更好地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共创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辉煌。
五代留学生之梦
1978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派遣留学生作出指示:“留学生的数量要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花多少钱都值得!”
中国留学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一部中国留学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百年海归的命运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命运。”《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主编、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已经延续了一个半世纪的中国留学史,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一个长长的、深邃的梦:科学救国的梦、富国强兵的梦、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梦。
“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一代又一代学子带着这个梦,远涉重洋孜孜求学。从1872年容闳组织中国首批学童赴美留学算起,中国留学史上一共产生了五代留学生:
第一代留学生以容闳、严复、秋瑾、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他们由主张改革而走向革命,最终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宣告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终结;
第二代留学生以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为代表。他们为寻求中国的出路,从西方引进马克思主义,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种,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以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茅以升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留学生,在军阀混战、抗日烽火中走出国门,寻求科学救国之途。他们成为新中国建立之后科技、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新中国建立之际,以江泽民、李鹏、李岚清、邹家华等为代表的杰出青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奔向苏联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他们是中国的第四代留学生。
从1872年到1978年,中国先后有13万人出国留学。
“每一代留学生怀揣的梦想和肩负的使命,都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每一代留学生都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急先锋’和生力军。”王辉耀说。
改革开放以来走出国门的学子,被称为中国留学史上的第五代留学生。躬逢中国历史上发展最迅猛的时期,国人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人类文明最新成果的热情空前高涨。百余万学子出国求学,造就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留学潮。
然而,曾几何时,大批留学生滞留国外,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据美国政府机构调查,2002年在美国拿到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92%到2007年仍滞留在美国;美国具有博士学历的外国科学家与工程师,22%来自中国大陆。
留学生滞留不归现象一度饱受各界质疑。然而,有识之士对此却有清醒的认识。作为一名从海外归来的功勋卓著的科学家,钱学森早在1986年即公开对此表示理解。他说,中国留学生普遍都是爱国的,滞留不归现象只是暂时的。国内条件不成熟,如果大量的留学生回来,也无法发挥作用。“等我们的情况变了,条件更成熟了,我相信他们会回来的,他们也是‘钱学森’嘛!”
“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留学工作的方针,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充分信任,彰显了生机勃勃的发展中大国的高度自信。
2004年12月21日,美国康涅狄格州大雪纷飞。这一天,耶鲁大学为他们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容闳竖起一座铜像。飘飘雪花中,一身唐装的容闳脚蹬灯芯绒布鞋,面容凝重,深邃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要穿透悠远历史的团团迷雾。
这位“中国留学生之父”深情的眼眸中,即将折射出中国留学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幕。
归来吧,海外学子
2001年,世界华商大会。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深情呼唤海外学子:“你们回来吧,你们回国后将有广大的发展空间!”
2003年,欧美同学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深情寄语:“回国创业是我国留学人员的光荣传统,也是报效祖国的主要方式!”同年12月19日,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阐释了科学人才观理念,高瞻远瞩地指出,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最有远见的投资。
“人类之文野,国家之理乱,悉以人才为其主要之因。必人才日出,然后事业日新;必事业日新,然后生机永畅。”中国,这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对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
2008年,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千人计划”出台,瞄准了5—10年引进2000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目标。
2010年5月25日,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后短短10余天,《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行。
2011年底,以引进智力为主旨的国家“外国专家千人计划”启动。
2012年初,中央又推出“青年千人计划”,计划5年内引进2000名青年人才。
密集出台且渐成体系的人才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华尔街日报》、《科学》杂志、《金融时报》等媒体对此都进行了大篇幅报道。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0年度“应对全球人才风险报告”,也对此特别关注。
国家在行动,各地也在行动。
北京市启动了“海聚工程”和“高聚工程”,计划用5—10年集聚10个由战略科学家领衔的研发团队,50个由科技领军人才领衔的高科技创业团队,引进并重点支持2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江苏同时出台了“双创引才计划”和“姑苏人才计划”,其中“姑苏人才计划”将在5年内投入30亿元,引进1000名科技领军人才和1万名创新人才。
浙江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1万名优秀海外创业创新人才,实施2000个重点国外引智项目,引进并重点支持300名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浙江的“海鸥计划”不仅有赴国外招才引智的内容,还包括在海外建联络站,为各部门到海外引才提供服务。
2011年5月,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17部委联合批准在北京中关村设立人才特区。3年内,中关村将在人才特区建1万套人才公寓。
据蓝皮书统计,中央和全国各省区市已启动了近3000项人才工程和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快速发展的中国求贤若渴。各种各样的人才计划发出了同样的呼唤:归来吧,海外学子!
经济腾飞推动海归潮
当中国人开始用形象的语言把“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称为“海归”时,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2003年,全国海归人数两万多;2006年,4.5万;2008年,超过5万;2009年,海归人数比2008年翻了一番,突破10万。
“海归人才的大规模跨国流动和加速回归,显示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政府的努力。”王辉耀说。
有太多的数据可以印证王辉耀的观点。国家财政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海归每人提供100万元的科研经费;武汉为入选“511黄鹤英才计划”的领军人才,按项目给予300万元至500万元的资金支持;长春设立了每人300万元的“天使基金”;杭州“海创园”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归提供配套经费300万元……此外还有融资担保、取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户籍限制,为海归提供人才公寓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最吸引海外人才的,还是中国经济的超强活力。2008年底,美国底特律寒意袭人。金融危机使这座著名的汽车城风光不再,大量华人技术人员被裁减失业。而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高速发展的汽车工业却一直深受人才短缺的困扰。于是乎,中国汽车行业的人才招聘团队一个接一个地来了。长安集团在底特律举办的大规模专场招聘会,首场便吸引了2000多人应聘。
与此同时,上海市组织的金融人才招聘团,也吸引了英美1000多名专业人才。招聘团带回来的应聘资料就重达150多公斤。
2011年5月28日,美国硅谷阳光灿烂。浙江省赴美招才引智团150多位民营投资商在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的率领下,在硅谷举办与海外人才智力对接洽谈活动。这是硅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民营企业与人才的“相亲”大会。
一个个“引才团”,一次次招聘会,吸引着一批批留学生回国。美国开始有人惊呼:“狼来了!”
2010年10月,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出台了取消中国和印度留学生留美配额的法案;2011年11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吸引高学历移民的法案,法案特别规定,2015年起完全取消职业移民的国家配额上限。
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中国海归潮的强劲势头。2010年,全国海归人数达到13万。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34万,为历史之最;学成归国人数18.62万,也达到历史最高峰。
“第五代海归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雄奇崛起的时代,他们是中国从世界经济第二方阵向第一方阵迈进的重要动力。”王辉耀说,“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因其特殊的跨文化背景和专业能力,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科学发展的巨大舞台,已使中国成为吸引海外人才的超级磁场。
正是创业好时机
“玉生华土,寄存美洲。”这是著名书法家林散之的儿子、久居海外的林筱之为朋友题的一幅字,也是众多海外赤子拳拳之心的真实写照。
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的朱一心,23岁就主持完成了原电子工业部液态金属离子源课题,并获电子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朱一心赴美从事质谱仪研究。2007年,他的有关电喷雾离子源的发明,被美国实验室杂志评为微细化学分析领域最好的技术之一。他拥有的多项专利技术在美国产业化后,马上成为几家世界顶尖大公司的争抢对象。
尽管在美国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丰厚的收入,但朱一心的心中,始终有一个难以割舍的归国创业梦。
2010年9月28日,杭州“海创园”到美国引进人才。园区负责人孙炳松找到朱一心,向他介绍了国内的发展环境和“海创园”的发展思路。两人一拍即合,当年10月,朱一心就来到了杭州。今年1月9日,朱一心的离子源通过了鉴定,专家组的鉴定意见是:“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和朱一心一样,众多海归都曾带着求学的梦想离开祖国,今天,他们又带着创业的梦想回到了祖国。与过去相比,国内的创业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0年12月,中科院核物理专家陈先春主动脱离体制,创办了中关村第一家公司。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序幕由此拉开。据了解,目前中关村共有33家留学生创业园,15000名海归在此创业,海归创办的企业超过了6000家。
中关村为海归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平台,海归们也在此创造了一个个令国内外瞩目的奇迹。30年间,李彦宏创立了百度,田溯宁、丁健创立了亚信,张朝阳创立了搜狐,邓中翰研制了“中国芯”……一大批由海归领衔的企业在此崛起,引领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蓝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67.9%的海归从国外带回了技术。所带技术中,75.9%为世界领先,22.9%为国内领先。海归创业成功者70%是在高科技领域。
海归团队回国创业,是一种更优化的选择。
1998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陈伟,是国际知名的半导体专家。2003年,他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芯片级的电源模块,很快被一家跨国公司聘为副总经理。拥有30多项专利的陈伟敏锐地意识到,全球芯片市场的产业链已经东移,在中国发展芯片技术潜力巨大。他成功游说了硅谷几个世界顶尖的芯片专家团队,于2008年回国创办了杭州矽力杰半导体公司。
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创业条件使陈伟如鱼得水。他的公司成功研发出120多个产品,其中,照明驱动芯片技术已经全球领先。
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物理系主任任宇航,从事新型光伏材料、纳米磁性、医学光学、磁性微波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如何将自己开发的技术产业化?任宇航瞄准了祖国的巨大市场。
2009年12月,任宇航率领一个28人的专业团队,与两个已在国内创业成功的弟弟联手,在杭州“海创园”创办了尚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团队中,三分之一是金发碧眼的“老外”。任宇航有一个和自己的名字一样雄伟的计划:5年内,将尚越光电发展成全球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吹响尖端人才集结号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2011年8月,抗癌新药凯美纳上市,成为世界第三个靶向抗癌药,并被誉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而研发凯美纳的丁列明团队,就是一个尖端人才聚集的海归团队。曾任美中医药协会主席的张翰承博士已在美国20多年,看了《光明日报》今年5月3日一版头条报道的《丁列明团队的“中国梦”》后,再也按捺不住回国创业的激情,等不及与丁列明会面,就在邮件上和他长谈起来……
1984年赴美的吴幼玲,20多年来曾先后在三家顶级跨国医药公司从事新药研发,是一个拥有多项技术成果的知名专家。2008年,浙江省湖州市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吴幼玲开始急切地等待回国发展的机会。2011年,吴幼玲率领资深海归博士团队回国,在风光如画的湖州市组建了浙江特瑞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仅仅一年半的时间,特瑞思已经成功构建了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胞株,奠定了开发针对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的基础。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南太湖精英计划”实施以来,湖州已引进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及项目近百个、特聘专家74人、两院院士8人,各类紧缺人才1588人。湖州市一位领导说,像吴幼玲这样的海归团队,回国时未必带来很多美元,但他们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业态,他们创业的范围集中在IT、新材料、新能源等“朝阳产业”,甚至还有一些是“明日产业”。这样的尖端人才,湖州需要,浙江需要,中国需要。
2005年12月9日,北京昌平区中关村创业园,北京生命研究所挂牌成立。在我国科技史上,北京生命研究所是一个绝无仅有的特例:王晓东和邓兴旺两位所长都是顶尖的海归科学家。
在美国有“纳米先生”之誉的王晓东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也是中国留美学生中唯一一位在美国本土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方向是细胞凋亡规律。邓兴旺则是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终身教授,1995年因在调控植物光形态建成的基因研究中取得杰出成绩,获得美国总统青年教师奖;2003年,又获得世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最重要的Kuhmo奖。
在5年合同期内,北京市和科技部将分别为北京生命研究所提供7000万元和5000万元的科研经费,而所长和实验室主任的科研和用人不受任何行政因素干扰。
如此巨额的投入,如此巨大的信任,让王晓东感叹“即使是世界一流研究所也不过如此”。研究所很快集结了5个“千人计划”专家。2008年12月,由10位世界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考察后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研究所,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国际科研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席位!”美国一家评估机构也认定,北京生命研究所是“全球最具科研实力的机构”之一。研究所指导委员会主席、诺贝尔奖得主威塞尔说:“我还没见过哪里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建立起这样有影响力的研究所。”
1978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首次选派100人去美国和德国留学,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就是其中之一。在第五代海归中,周济、万钢、陈竺后来都走上了共和国部长的岗位。今年2月,曾在英国留学的陈吉宁出任清华大学校长;而与他同为“60后”的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也曾在日本学习和工作。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中国对海归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立体化,中国对海归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正变得越来越系统化和科学化。
王辉耀认为,中国正面临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从招商引资到招才引智等十大转型。转型发展过程中,中国需要大批国际化人才,而海归正是中国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祖国在期盼,事业在召唤。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留学生正在投入海归大潮,推动着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更加强劲地和平崛起。
(本报记者 叶 辉 张碧涌 严红枫 杜弋鹏 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