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2日 星期五

    走基层 看十年(33)

    海南守护碧海蓝天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2日 01版)

        在海南省昌江县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变废为宝的奇迹每天都在上演。传统印象中高污染、高能耗的水泥产业在这里成了处理垃圾的主力军,完全看不到浓烟和粉尘。

     

        近年来,海南围绕“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绿色生产”等关键词,踏上一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发展之路。

     

        循环经济成自觉

     

        “现在园区通过产业链延伸,形成了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及区内与区外部分项目之间相互关联、协作配套、循环发展的增长方式,构建起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发展模式。”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刘红建说。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静介绍,发展循环经济已成全省广大企业的自觉行动。老城经济开发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等纷纷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构建起了各具特色的园区循环经济。据统计,2011年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超过45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2007年以来,海南完成了25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产生清洁生产方案744项。

     

        循环农业开新花

     

        在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办内村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一块占地20亩的生猪养殖场掩映在翠绿的荔枝园中。不远处,一座容量约500立方米的沼气工程装备,源源不断地向生猪养殖场和周边2000多亩经济作物种植区输送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和沼气,部分细小的管道还通往150多户村民的家中。

     

        这样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在海南还有很多。近年来,海南省特别是海口市大力发展“猪—沼—菜”和“猪—沼—果”产业,走出一条以沼气为纽带,以养殖为核心、以综合利用为特点的减排、节能、节水、节肥、节支增收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生态优先创一流

     

        10年间,海南全省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600多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500多亿元,经济总量增长4倍,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发展,生态保护水平却依然保持全国一流:森林覆盖率从本世纪初的51.8%提高到60.5%,居全国第2位;大气、河湖和近海水体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这一切得益于海南省一直以来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早在1999年,海南就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宏伟目标。2005年,省第三届人大常委会修编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2007年,省第五次党代会决定实施“生态立省”的战略。2009年底,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赋予海南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与之匹配的是海南把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2007年以来,海南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技术标准要求,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截至2011年,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4万吨、机立窑水泥产能408万吨、小火电机组装机23.8万千瓦,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 

     

        (更多报道详见9版“迎接十八大特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