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2日 星期五

    名家话十年

    基础教育:静悄悄的革命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 朱永新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2日 13版)
    福建省艺术馆的老师来到定点的闽侯县白沙中心小学开展“艺术扶贫”,培训学生乐队队员。福建省“艺术扶贫工程”开展6年来,全省各级文化馆挂钩200多所偏远小学,培训学生20万人次。CFP

        十年来,中国教育在艰难中爬坡成长,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我见证了这十年的光荣与梦想,目睹了这十年的努力与突破。尤其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在面临着复杂的改革困境、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的情况下,悄悄地酝酿着变革与发展,为下一轮的再出发,做了充分的准备。这十年,中国的基础教育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重要方面。

        第一,教育经费有了体制和机制的保障。长期以来,“穷国办大教育”的格局,造成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近年来,这一比例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3.66%,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984.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达到7%左右。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增加的教育经费,在投入结构上也在逐步优化,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明确经费使用的基本原则,即在“保运转、保工资、保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努力做到四个倾斜: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

        第二,教育公平有了明确的方向与思路。长期以来,中国教育走了一条效率优先的道路,实验学校的确立、重点学校的评估等,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重点校与薄弱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近十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这个倾向得到了遏制。2003年,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加快中西部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攻坚计划。2006年开始,先后对西部农村全面实施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采取招聘特岗教师等办法补充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师资。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更加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主张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同时明确提出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要求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近年来,教育公平优先的思路渐趋明朗。2011年,中央财政拨款100亿元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每年160多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9月,教育部与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四省区政府正式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构建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协同推进的机制。

        第三,课堂变革有了成功的探索与实践。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择校热等问题非常严重,社会对于教育的不满也日趋严重。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此同时,官方和民间的教育改革探索也应运而生。从江苏洋思的课堂变革到山东杜郎口的课改实验,从邱学华的尝试教育到李吉林的情境教育,从刘京海的成功教育到裴娣娜的主体教育,一线老师与专家纷纷走进学校与课堂,进行变革的探索。其中,以行政推动为主要特征的“新课程改革”、以专家引领为主要特征的“新基础教育”和以共同体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新教育实验”是最为突出的代表。

        “新课程改革”的立意明显在“课程”,试图以“课程”为重要抓手,培育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001年6月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可谓这一轮教育变革的行动指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则进一步表达了这一轮教育变革的基本精神。“新基础教育”以“课堂”为重要载体,《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上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可谓其明确的行动宣言。而“新教育实验”的逻辑起点则显然在“教师”。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等行动为途径,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三专”课程等,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十年来,中国基础教育已经做好了准备,确立了教育经费上的机制保障、发展方向上的公平思路以及教育内容上的行动路径。这为下一轮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物素描:郭红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