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1日 星期四

    在抗震救灾中弘扬红十字文化

    ——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

    《 光明日报 》( 2012年11月01日   02 版)

        在四川红十字运动10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就红十字事业发展相关问题采访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李后强。

        记者:请您结合在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实践,谈谈红十字会取得的基本经验。

        李后强:在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红十字会在四川开展了紧急救援、社会募捐、重建援助、国际合作、人道传播“五大”行动,有力提升了红十字运动的聚合力、服务力、影响力、公信力和竞争力。我认为,正确处理中国国情与国际运动的关系、政府主导与人道助手的关系、本土文化与外来理念的关系、内练素质与外树形象的关系,是红十字运动在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对中国红十字运动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红十字会在坚持中国实际与国际原则的结合上有哪些表现?

        李后强: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红十字会充分利用我国政府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迅速动员各省市区红十字会对口援建灾区;充分利用党政领导担任红会名誉会长、会长的政治优势,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发挥人道救助的乘数效应;充分利用《红十字会法》的法律保障优势,积极推动防灾救灾、卫生健康的法律制度建设和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战略统筹的优势,将红会的主干业务纳入“五年规划”,获得全面性支撑;充分利用民间外交的优势,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国际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和社会效益。

        记者:红十字的本质是慈善,所以充分发挥人道主义功能,对红十字运动的发展非常关键。具体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四川省红十字会又是怎样配合政府充分发挥人道职能的?

        李后强:在抗震救灾中,四川省红十字会主动配合政府开展紧急救援行动,成为协助政府救灾的重要主体之一,充分践行了红会的人道主义理念。譬如在第一时间向全社会发出紧急救援呼吁,在第一时间协调、接受国内外搜救队和医疗队来川开展救援工作,在第一时间组织规模庞大的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参与救灾。

        记者:红十字会又是怎样坚持本土文化与外来理念的结合,诠释人道主义精神,弘扬红十字文化的?

        李后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也是红十字精神引起广泛共鸣与认同的过程。全国红十字系统共接收汶川地震救灾款物199亿元,四川红十字系统共接受爱心捐赠62.8亿元,四川各级红十字会募集的捐款捐物超过了建会以来历年募集款物的总额。国(境)外援建红十字会(组织)项目508个、援建资金8.1亿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本土文化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中外共同救援、共同援建中互动激荡。

        记者:经受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考验的四川红十字会是如何内练素质、外树形象,提升红十字品牌能级的?

        李后强:繁重的救灾重建任务既是巨大压力,也是红十字能力提升的机遇。在信息化时代,形象也是发展力。四川红十字会在灾后重建中,以援建项目为阵地、以人道精神为内容,积极开展红十字品牌宣传,着力把每一个援建项目打造成人道精神丰碑和博爱品牌阵地,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援建项目的博爱、公益形象。

        (本报记者 危兆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