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立伊始的1间半房,8名工作人员,年出版图书50余种,发行码洋不过百万元的小型出版社,发展到如今拥有5000余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和1.2万余平方米的储运中心,年出版图书近600种,年销售码洋已连续数年逾亿元,在全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出版社中名列前茅。日前,在苏州大学出版社喜迎建社二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苏大出版社社长张建初。
记者:回顾苏州大学出版社走过的20年风雨历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张建初:过去的20年对于苏大出版社来说的确是一次飞跃。如今,不论是从办公条件、人员配备、图书品种、发行码洋等发展规模,还是从图书出版品质或是所获得的各类奖项方面,苏大社在地方综合性大学出版社中都已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有一个勇于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有一支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工作团队,同时也得益于出版社始终秉承的“创特色,出精品,讲服务,增效益”的办社宗旨。
苏大出版社依托的母体苏州大学有着百年历史,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人才优势,出版社地处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城苏州,这些都是苏大社得以持续发展根植的土壤。
记者:在未来发展中,苏大出版社对自身有一个怎样的定位?有什么规划和设想?
张建初:20年来苏大社出版了本科、研究生、职教、成教、自考及各种培训教材教学用书、学术著作等2000多种,占图书出版比例的68%左右。“十二五”期间,苏大社的图书结构中教材、学术著作将占到70%。在我们已经制定的“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中,《邓小平与改革开放20年重大决策》、《城市弱者特殊群体支持研究丛书》、《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丛书》等3种图书被列为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体现了苏州大学最优质的选题资源,是高质量的精品图书。
记者:在出版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学出版社应当如何选择和发挥自身的出版优势?
张建初:苏大出版社一贯坚持“品牌立社”,努力在“创特色”和“出精品”上下足功夫,实现“特色”与“品牌”的自然链接。近几年,苏大出版社依靠自身的特色资源,策划编辑出版了“扬州文化丛书”、《中国丝绸通史》、“中华锦绣丛书”等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讴歌伟大民族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形成了丝绸文化与地域文化出版品牌,先后获得过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六项国家级荣誉。
记者:苏大出版社在未来打造品牌方面有什么主要举措要实施?
张建初:以名家名作来实现打造图书精品和出版品牌目标是苏大社的一项主要举措,我们也会继续推行。像刚刚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著名作家贾平凹、社会学家费孝通、国学大师钱仲联、经济学家于光远等众多名家都曾在苏大社出版过专著,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
在“十二五”期间,苏大出版社对现有的在全国已有相当影响力的图书品牌,例如职业教育图书板块、地方文化类图书板块等将继续采取维护和开发并重的策略。同时,我们也确立了大众图书的主攻方向,成立专门的大众图书策划部和市场营销策划部,鼓励多策划出版符合我社出书方向、市场认可的大众图书,加大营销的力度,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形成艺术和外语方面的特色,并在全国大众图书市场上产生一定影响。
记者:以前,人们觉得大学出版社的日子较为好过,不愁没米下锅。现在转企改制将大学出版社进一步推向市场,这次调整给苏大出版社带来了哪些变化?
张建初:2009年10月,苏州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为苏州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目前已建立起了现代公司制度。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需要转变的不仅仅是出版社的体制和机制,更要从经营发展理念上进行一次彻底的转变。转企改制以来,苏大出版社确立了“立足做好传统出版,稳步推进数字出版,积极探索多元经营”的工作和经营思路,进一步凝练图书特色板块和方向。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出版企业对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兼顾的?大学出版社应当担负起怎样的社会责任?
张建初:苏大出版社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始终将社会效益视作其立世的价值,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20年来,苏大出版社通过援建农家书屋、爱心捐助等形式,先后向江苏、云南、四川、湖南、新疆、西藏、贵州等许多省和自治区的学校图书馆、社区、农家书屋、红十字会等捐赠图书、善款和衣物,累计300多万元,得到了多种爱心捐助荣誉称号和社会各界的褒奖,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丁 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