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1日 星期四

    中国体育:由大到强 辉煌十年

    《 光明日报 》( 2012年11月01日   10 版)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组织开展全民健身项目表演活动,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图为健身爱好者在兰州市市民广场表演空竹龙。新华社发(初阳摄)
    2012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在沈阳举行。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新华社发(姜冰摄)
    首届鸟巢儿童模拟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孩子们在踢足球。

    CFP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上,学生运动员表演健身舞啦啦操“踏浪”。宜昌市夷陵区全民健身运动会每4年举行一次,目前已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广大民众健身热情空前高涨,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城乡。

    CFP
    沈阳市民在老道口立交桥下健身路径上健身、打篮球,高桥下涌动着火热的健身潮。 CFP
    2012第8届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暨全国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在烟台举行。CFP
    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入场。

    CFP

        编者按

     

        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过去的十年里,每一位中国人都感受到北京奥运会带来的梦想与光荣,感受到全民健身带给身体的振奋和精神的愉悦。这十年是中国体育波澜壮阔的十年,又是五彩斑斓的十年,更是继往开来的十年。

     

        十年里,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扬眉吐气,中国人民呈现了无与伦比的民族精神;十年里,中国体育产业大发展,体育职业化在探索中前进,众多民族体育品牌得以确立;十年里,竞技体育是主流,但群众体育也日渐被重视,老百姓享受到了比过去更多的运动乐趣,享受到更多的便利设施。

     

        回望中国体育发展的辉煌十年,那记忆里奔放的色彩依然鲜明,那些屏住呼吸的期待,那些刹那爆发的欢呼,那些坚持锻炼的身影,已定格成新世纪中国体育永恒的瞬间。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健儿们向祖国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并以位列伦敦奥运会金牌榜第二的成绩,取得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体育越来越成为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过去的十年里,每一位中国人不仅亲身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梦想与光荣,更亲身感受到身边健身场所一天天地增多,还感受到一组组健康指数不断上升带给我们身体和精神的愉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受益者。

     

        1.竞技体育事业成就辉煌

     

        中国已无可争议地成为金牌大国和体育大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体育职业运动员在世界顶级的职业比赛中赢得世界的关注和尊重。截至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参加了8届夏季奥运会、9届冬季奥运会,体育成绩实现井喷式上升。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体育最重要的一个节点。经过16天的奋战,中国代表团终以51枚金牌数首次占领金牌榜榜首。北京奥运会的“无与伦比”,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国无疑是奥运史上上升步伐最快的国家,也成为了最近几届奥运会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在田径、游泳、自行车等奥运会大项上,中国与世界强队之间差距依然巨大。不过,在“小、巧、灵”的奥运项目上,我国选手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大的竞争优势,在世界各项大赛中取得了数量可观的金牌和世界冠军。而且,近年来,中国运动员在一些过去的劣势项目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射箭、赛艇、蹦床、帆板、女子体操团体等实现了首次夺金。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已在男子游泳、女子重剑等项目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当奥运的接力不断传递,人们发现,奥运可以让生活更美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样可以推动城市发展。“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让北京的城市理念发生了历史性的提升与嬗变,并因此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城市因奥运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生活因奥运而更加精彩。

     

        奥运之外,中国运动员在世界顶级职业比赛里也初露锋芒。2012年6月11日,来自广东的中国高尔夫选手冯珊珊以282杆、低于标准杆6杆的成绩夺得文曼斯LPGA锦标赛冠军,实现了我国在世界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四大满贯赛中冠军“零的突破”。

     

        李娜无疑是中国职业运动员的另一杰出代表。2011年,李娜在法网女单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夺得职业生涯第一个大满贯冠军,也由此成为第一位揽获大满贯单打桂冠的中国人和亚洲人。

     

        除此之外,开启中国篮球“姚时代”的姚明,年纪轻轻就闯荡英伦的丁俊晖……都是中国职业体育的优秀代表。

     

        2.群众体育遍地开花

     

        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飞跃式发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新中国的群众体育事业,同样踏上了波澜壮阔的新征程。

     

        2002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继续强调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大业。2007年5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

     

        2009年,国务院批准将每年8月8日定为全国全民健身日。同年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560号令,颁布《全民健身条例》,并于当年10月1日起实施。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现在已基本实现群众体育设施遍布城乡的目标。截至2012年6月,我国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已有110多万个。尤其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成效显著,到2010年底,全国已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超过20万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还特别加强了对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灾区城乡基层健身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是有效缓解群众健身场所不足的重要途径。2006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共同启动“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工作。目前,国家级试点已覆盖29个省(区、市)的531个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全国具备开放条件学校的总体开放率已达1/3。

     

        “休闲体育离老百姓最近,也最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邢小泉说,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包括帮助参与者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培养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全国已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0万人,健身站点25万个。

     

        2011年,我国进行了第四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了88.9%,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1.7个百分点,它反映出我国国民体质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3.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始后,细心的人们发现,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都穿上了来自中国的运动服装。近年来,从服装到体育器材,从纪念品到数码影像技术,中国体育产业开始在世界各种顶级赛事中赢得自己的位置。

     

        十年来,我国的职业赛事、健身娱乐业、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经纪与代理、体育旅游等体育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国内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家政策和指导意见接连出台,体育产业结构也正朝着日趋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取得了巨大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利机遇。据统计,北京奥运会直接带动体育产业的收入约为30亿美元,间接收入约为54亿美元,拉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消费发展势头迅猛,体育产业获得新的强劲动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者进入体育产业。2008年,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约317.09万人,实现增加值1554.97亿元,占当年GDP的0.52%。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体育服务业市场,国内从事体育比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相关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2万多家,总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年营业额超过600亿元。

     

        在后北京奥运时代,我国的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彩票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十年来,我国群众“参加健身活动,为健康投资”的新型消费观正在兴起。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健身活动支出达73元,比上年增长30.4%。一些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健身消费需求也不断提升。

     

        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已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体育健身产业在体育产业产值中占有重要份额,说明全民健身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巨大。

     

        随着群众体育消费结构的升级,体育娱乐型消费的比重将日益增加。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少年儿童的体育培训业,还是老年人的“白发健身业”;无论是都市白领阶层的体育俱乐部,还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竞赛表演业,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侯珂珂)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