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点亮金色阿拉善

    作者:郭俊锋 蒋新军 撰文/摄影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30日 12版)
    额济纳旗一道桥景区
    特产肉苁蓉和锁阳
    造型像食物的石头汇成一桌“石头宴”
    牧归胡杨林

        提起内蒙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情,而位于内蒙古最西边的阿拉善盟所呈现的,则是一番大漠雄奇、胡杨壮美的别样风光。

        “沙”成就了阿拉善的独特。

        位于阿拉善右旗北部的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虽然干旱,却拥有着星罗棋布的湖泊,常年有水的湖泊就有74个,强烈的蒸发使湖边呈现出大片的盐白,沙山与湖泊共同闪耀在阳光的照射下,令人称奇。在额济纳旗,生于沙地的胡杨林染黄了整个秋天。在黄昏中踏进金色的海洋,那种温暖的色彩,会让人醉,这凋零前的绽放,肆意而热烈。离胡杨林不远的地方有一片怪树林,胡杨树死之后,树干扭曲出一种瑰丽怪异的美感,体现出生命的苍凉和伟大。

        “沙”同样威胁了阿拉善的生态。

        据介绍,在巴丹吉林沙漠,流动沙丘占沙漠面积的83%,整个沙漠内部仅有两个居民点。这片大沙漠与周边沙漠的联合,甚至影响到我国东部地区及邻国的生态安全。穿行于阿拉善,只要一起风,沙就往人衣服里钻。壮美的黄沙终究替代不了生命的绿色,回归生态阿拉善是长远的智慧。以阿拉善右旗为例,近年来,右旗着力实施集中连片退牧,帮助农牧民转移和转产,并与中科院建立合作平台,用科学的规划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积累了一系列治沙经验。

        在阿拉善,大漠胡杨组成了一支“金色交响曲”,点亮这曲子的,是珍贵的水。少了水,镜头捕捉不到沙漠严酷之外的秀美;缺了水,我们难以看到胡杨坚强之外的柔媚。在水土资源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阿拉善的金曲会愈加美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