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此事关乎话语权

    ——中美俄三机构联合发起成立新型国际评级组织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30日 07版)
    CFP

        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的三家评级机构日前在北京宣布联合发起成立一个新型国际评级组织“世界信用评级集团”。这种非主权性质的国际评级机构,被市场视为可能对现有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形成新的挑战。此举无疑将信用评级这一关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生存及发展状况的“通行证”再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现有国际信用评级市场的垄断状态该如何打破?民族信用评级业又该如何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国际话语权?

     

        信用评级“评”什么

     

        谈到成立新评级组织的初衷,三家评级机构——中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美国伊根-琼斯评级公司和俄罗斯信用评级公司共同指出,现有国际评级体系“已经完全不能承担世界评级的责任”,呼吁构建一个全球性评级机构,以满足全球进入信用社会的根本需要。

     

        现有的国际评级体系究竟是什么?市场一致的共识是,当前国际评级体系主要由美国的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大评级机构把控。全球信用评级业被美国这三家企业高度垄断。全球最重要的国家信用评级和企业评级几乎全部出自“他们之手”,某种程度上也等于掌握了对他国经济和企业“打分”的权利。他们最新的动作包括,穆迪日前下调了塞浦路斯信用评级,标准普尔下调了多家法国银行信用评级。

     

        国家、企业、个人融资都要有一个信用级别,这个东西是谁定的?就是信用评级公司。作为金融体系中地位特殊的中介服务业,信用评级业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力量,它的定价功能使评级机构在某种意义上掌握着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生杀大权。一旦信用评级出现问题,将给整个经济金融系统造成严重冲击。如企业评级下降,可能直接导致其股价狂跌,甚至企业倒闭。

     

        信用评级是债券发行人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必备的通行证。“掌握了信用评级话语权就意味着掌握了全球信息主导权和资本配置权,评级高低将直接影响受评国家或企业进行海外融资的成本高低和利率水平。”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对记者表示。

     

        评级业改革之声日隆

     

        2008年以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发凸显出信用评级的重要地位,全球金融市场也对现在评级市场的不满愈加高涨。“人们本来希望评级公司能够事先发现重大潜在问题,但事实上评级公司并没有及时发现,其评级水平、方法和机制等受到了广泛质疑。”——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他《关于信用评级的若干问题及展望》一文中如是描述。

     

        在金融危机中,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广受质疑,改革国际评级体系的呼声持续不断。自去年始,意大利、西班牙之所以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评级机构“功不可没”。由于其在欧债危机中所扮演的“火上浇油”角色,欧盟金融监管当局已对上述三大评级机构展开调查,以确定其对银行的评价流程是否足够严谨和透明。此次发起新评级公司的三家机构也用颇为强烈的措辞指出,“现存国际评级体系的错误损害了人类繁荣和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世界的评级需求,亟待改进”。

     

        事实上,近年来各国欲建立评级机构,打破垄断改革国际评级体系的风声持续不断。去年7月就有消息称,欧洲正全速推进建立“纯正欧洲血统”的评级机构;同年9月又有媒体曝出,一个由来自金砖五国、部分欧洲国家和美国评级机构共同建立的全新超主权评级机构正在协商规划中。不过截至目前,这些机构的成立都未见有下文。显然,撼动现有评级市场结构并非易事,或者说一家新评级机构要建立起广泛而牢固的信誉度非一朝一夕之功。

     

        对此周小川就着重提出,金融机构尤其大型金融机构,要降低对外部评级的依赖,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研究,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加强自主判断,“让自己的主见在市场上占有相应的地位,同时也可以减少由于少数机构做评级所导致的顺周期性和投资者盲目跟风状况”。

     

        发展民族评级业正当其时

     

        在面对一件比较复杂、分析起来有困难、前景不确定的事物时,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寄希望于“高人指点”,期望按其意见行事——信用评级公司就在金融市场中承担了这样的角色。虽然评级机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无需自己承担经济责任,但从商誉角度看,如果某评级机构的评级经常出错,错误率高,其市场信誉自然就会下降,甚至面临淘汰。因此评级机构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就是其市场立身之本。

     

        随着信用评级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各国渐成潮流,我国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也获得了难得的机遇。此次大公国际入主新评级机构就被看作民族评级业争取自主权与话语权的一次主动出击。

     

        周小川曾表示,今后要支持本土评级机构的发展,给本土评级机构发展留下更多的空间,促使它们未来成长为国际型的评级机构。他同时强调,评级行业需要依靠人才,依靠信息和数据积累,依靠丰富的经验,而且最后要由金融市场、由更广泛的投资者所认可,因此是个中长期的过程。

     

        “中国评级业整体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分析,首先,国内评级业业务规模小,市场地位处于弱势。其次,国内评级业多重监管,使市场处于割裂状态,无法形成合力;更重要的是,我国评级机构缺乏足够充分的评级实践,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无法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得到正确的估值,致使国家利益受损。

     

        巴曙松提出,当务之急是要把扶持民族信用评级机构、提高国际资本市场话语权视为我国的核心利益,并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一方面,扶植组建资本实力雄厚的新评级机构,同时要理顺监管体系,对国内评级市场进行系统整合,关键要提高评级机构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发展本土评级业很难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只有练好内功,才能不断积累商誉,赢得竞争。周小川建议“我国评级机构在一些与我国经济往来较为密切的新兴市场和特定国家可以有所作为”。同时“在国内债券市场也有很大发展潜力”。

     

        (本报记者 温 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