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时代强音:改革与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一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9日 02版)

        编者按

     

        金秋时节,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回首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走过的非凡历程,我们经历了奋斗的艰辛,耕耘的付出,收获的喜悦。

     

        十年风云激荡,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强音雄浑铿锵,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考验发人深省;

     

        十年波澜壮阔,转型与坚守的时代呼唤清晰响亮,民主与民生的时代课题深入人心;

     

        十年探索实践,国情与使命的时代思考更加深刻,旗帜与道路的时代选择坚定不移;

     

        十年搏击奋进,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的时代引领蓬勃兴盛,中国进步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势不可挡。

     

        从今天起,新华社陆续推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系列述评”,思考历史,感受当下,展望未来,梳理十年奋进凝结的宝贵经验,总结十年拼搏收获的深刻启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扬前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十年发展,中国在并不平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成就无愧历史;十年改革,中国在矛盾凸显的“深水区”攻坚克难,寻求新的突破。

     

        改革推动发展,发展促进改革。二者有机互动,交汇成新时期最强劲的时代主旋律。

     

        “中国奇迹”背后的秘密:改革为“中国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发展的难点在哪里,改革的突破口就在哪里。

     

        金秋时节,55岁的谭业君坐在自家炕头,乐呵呵地翻看着几本略显发黄的账本。

     

        这位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种粮大户,从2000年开始记录家庭全部收支情况。12年的记录,见证了一个东北农户的增收路。

     

        “以前是负数,取消农业税后日子就好过了,再也没出现过负数,去年收支相抵节余46158元。”今昔对比,这位老农脸上堆满憨笑:“原来要往外拿钱交皇粮国税,现在国家每年补贴2170元。”

     

        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施行2600多年的农业税赋体制的终结。

     

        铁犁破土,春雨润物。

     

        过去十年发生在农村大地上的“千年之变”,又何止一件?孩子上学免学费,医院看病可报销,养老有了社会保险……

     

        改革的突破口为什么再次选择农村?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解释:新世纪之初,我国农民负担过重,农村社会冲突加剧,城乡差距持续拉大,拖了中国发展的后腿。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广大农民怎能缺席?

     

        新一轮农村改革,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中国改革的一个突出变化——从过去主要体现为自下而上、单项为主的探索性改革,过渡为顶层设计、综合配套的自主性改革。

     

        驶入“深水区”的改革航船,一直在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清醒的危机意识中破浪前行……

     

        十年经济改革,“科学发展”成为鲜明主线。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煤炭大省山西,曾凭借资源优势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在新形势下,“带血的煤”给山西发展亮起“红灯”。重压之下,山西痛下决心,宁愿忍受一段时间的“负增长”,也要摒弃“污染的GDP”。

     

        “无论是历史的教训,还是现实之需,我们都必须改变黑色发展,寻求改革转型,从‘快字当头’转向‘好字优先’。”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

     

        山西阵痛背后,揭示了一个现实逻辑:矛盾倒逼改革,改革推动发展,发展促进稳定。

     

        对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说,正是依靠这一良性循环链,中国不断创造奇迹。

     

        十年社会改革,“民生优先”成为最大亮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此后,以改善民生、分享成果为主线的社会改革和建设,迅速成为中国的主体性改革。

     

        编织关乎13亿人的社会保障网,被称为“世界性难题”。随着改革提速和投入增加,短短几年,我国社会保障网络覆盖面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单位扩大到城乡居民。医疗、住房、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改革也全面推进,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十年文化改革,“提升软实力”成为重要目标。

     

        2003年以来,中国提出“文化强国”,并第一次以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做出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历史性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为5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0%。

     

        这组数据的背后隐含了一个国家的十年奇迹:GDP年均增长10.7%,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135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迈进“中等收入”国家门槛。

     

        “攻坚克难”背后的思考:科学发展对“中国式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成就和变化举世瞩目,矛盾和困难极具挑战性。

     

        国际金融危机将新生的光伏产业送入严冬,“市场没有了,市长不见了,唯一能见到的是银行催债的。”胡福林感觉这一切变化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

     

        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标杆性人物,面对突然而至的资金链断裂,被懊恼、自责、无奈折磨了一夜之后,胡福林选择关掉手机、出国。这一走,网上关于“眼镜大王‘跑路’”的新闻铺天盖地。

     

        几年前,光伏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将其当作支柱产业一哄而上。

     

        胡福林回忆:“当初,我出去考察投资环境,不少地方市长亲自接待要给我‘零地价’、迁厂补贴等优惠政策,银行也是一拨拨主动上门推贷,头脑一热,就投入6亿元。原本想进入电力行业,没想到我们民营企业还是进不去。”

     

        胡福林的经历折射出现阶段改革的一系列深层困境:垄断行业门槛过高、政府定位不清、民营企业融资难……

     

        这些问题,常常被喻为改革“难啃的骨头”,被看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跨越的障碍。

     

        理性看待难题,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不能逾越发展阶段。

     

        ——一些难题的产生,正是因为改革还不到位、不彻底。

     

        天刚破晓,北京儿童医院门前就有人排队等待挂号。不一会儿工夫,弯弯曲曲的队伍排到了300米开外。一旁做早点的师傅告诉记者,这一幕差不多天天上演。

     

        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合理配置资源,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小社区门可罗雀”的现状。显然,要真正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目标,改革的路还很长。

     

        ——一些难题的存在,是因为政府转型尚未完成。

     

        一些政府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以行政许可法为例,一些部门不叫“审批制”了,改成“核准制”,其实本质没变。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关系不理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势必阻力重重。

     

        ——一些难题的出现,是因为发展理念的偏差。

     

        “有些人乐于强化发展而淡化改革,因为发展很风光而改革往往要冒风险;但是,没有改革,哪来发展?”高尚全说,发展经济变成“招商至上”、城市化变成“楼市化”、谋求“土地财政”公然挑战楼市调控政策……这都是扭曲的发展观。

     

        理性面对难题,盲目轻视不可取,消极畏难更不行。

     

        我们必须看到:这些难题的产生有其客观性、阶段性和必然性。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中国要用几十年化解西方几百年遇到的难题,必然是传统的痼疾、时代的痛楚叠加交织的过程。

     

        我们必须清楚:在科学发展新阶段,改革难题始终绕不开躲不过,迎难而上是唯一的选择。

     

        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中国目前面临改革与危机赛跑的严峻局面,改革可能有“副产品”,但不改革的风险更大。改革不只是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

     

        我们必须坚信:只要踏踏实实践行科学发展观,难题必将逐一破解。

     

        对于改革遇到的难题,各方众说纷纭。有争论,甚至也有质疑。“有争议甚至质疑并非坏事,问题一旦被正视并形成共识,就会变成催生变革的强大动力。”高尚全说。

     

        “凝聚共识”背后的期待: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8月的最后一天,胡兵等来一个好消息:国家出台意见,要求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争议多年的异地高考改革即将启动。

     

        10年前胡兵从安徽来北京经营石材生意,两个孩子也随同来北京上学,转眼即将参加高考。

     

        胡兵满怀期待:“在北京打拼十年,年年交税,孩子应该符合在这里参加高考的条件。”

     

        与此同时,不少市民开始担忧:如果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子女都在北京参加高考,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升学呢?他们同样关注着即将出台的“北京政策”。

     

        归根到底,“深水区”改革是利益博弈。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分析,与改革初期“单兵突进”的普惠式改革相比,现在改革面临的阻力要大得多,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往往触及深层利益调整。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认为,任何改革要想取得成功,第一个前提是取得共识,中国当前的改革尤其如此。

     

        在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之后,“改革共识”再次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命题,摆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凝聚共识——创新精神不能缺失。

     

        “2013年起,凡拟新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律须先接受审计调查,并向公众公开家庭财产等信息;2014年起,新招公务员一律实行聘任制……”最近广东酝酿的顺德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综合改革规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教授认为,顺德的改革思路是对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精神和勇气的挑战和考验。改革疲劳症、麻痹症、畏难情绪不根除,向前推进必然步履蹒跚。

     

        “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中央基于现实的召唤,又何尝不是历史的回声?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0多种在历史上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无一例外:不是他杀,而是自杀。原因很简单:它们失去了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活力,最终被历史淘汰出局。

     

        凝聚共识——改革动力需要强化。

     

        深化改革,必须调动和整合全社会支持改革的力量,形成强大合力。这就要求将顶层设计与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股改革动力融为一体。

     

        凝聚共识——重点领域亟待突破。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改革攻坚,难在对改革者自身的改革。“改革本来是要取消部门不合理利益,结果现在有一些立法,往往是以对口部门来牵头,反而变成了对部门不合理利益的强化与合法化。”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能不能突破,既考验勇气,也考验智慧。

     

        凝聚共识——中国特色必须鲜明。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过十几亿人的现代化,中国改革绝不意味着简单地照搬西方体制。

     

        须臾懈怠,可能坐失良机;半点停顿,或将前功尽弃。发展的目标生动而清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我们的目标如期实现,改革必须永不停滞!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汪金福、宋振远、季明、刘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