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这是最近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刚刚当选十八大代表的黄久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说:“一听见乡亲们叫我的小名‘柱子’,我就觉得特别幸福。”
黄久生是全国“敬老之星”、“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近700名孤寡老人共同的“儿子”。从1996年起,黄久生开始不间断地汇款给镇民政所,委托他们为孤寡老人买米买面。自己一有时间就回去看望他们,给他们买药治病、过生日、亲手下厨做饭,成为他们共同的“儿子”。2008年,黄久生又出资45万元,在双柳树镇建起了一座敬老院。入住老人的花销,除国家给的补贴外,全部由黄久生个人负担。
黄久生说:“我是靠吃百家饭长大的,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我的乡亲们。”黄久生6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为了生计经常不在家,弟弟不得已送给别人抚养,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相依为命。有一年春节,家里有7口人的吕大妈换了些白面,做了20个饺子,给黄久生送去了5个,成为他们兄妹俩平生最好的美味,也让黄久生终生铭记……就这样,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黄久生兄妹在乡亲们的帮衬下慢慢成长。
1983年,黄久生18岁。这年他离开双柳树镇,只身来到郑州,成为工地上年龄最小的农民工。他一直记着出门时老乡给的忠告:出去就不要怕吃苦,怕吃苦就不要出去。他踏实干、勤奋学,搬砖提灰总是注意放到师傅最顺手的地方,得空就向师傅请教,还买来与建筑相关的书籍自己学习。慢慢地,他从小工到组长、班长、队长,一直做到了中建七局第一建筑公司郑州分公司的项目经理,还带出了一支技术强、本领高、被誉为“河南建筑业的铁鸟”的施工队伍,他们承建的项目曾两次获得中国最高建筑质量奖“鲁班奖”。现在,黄久生带领的这支以老乡为主的建筑队伍,每年能为家乡带回上亿元的劳务收入。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1997年,黄久生捐款2.3万元,给双柳树镇小学买教具;2003年,黄久生捐资13万元,帮助双柳树镇抗击非典;2005年,黄久生捐资7万元,支持家乡的“村村通”工程。十多年来,为双柳树镇的孤寡老人,他已经花费上百万元……黄久生还把“涌泉”撒向全社会,信阳白血病患者小黄冠、息县白血病患者陈辉,甚至在医院碰到的没钱买透气垫的病人都得到过他的帮助。
这些年,双柳树镇慢慢富裕起来了,乡亲们都盖起了小洋楼。黄久生家的土坯房子却还是老样子,在白墙红瓦的簇拥下显得很扎眼。黄久生没有改建的打算,他说:“这是我童年生活的见证,我要把它留着,让它时刻提醒我做人不能忘本!”
黄久生认为,他的童年其实也是幸福的,因为有那么多人帮助他。他说:“现在我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了,就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体会那种能及时得到帮助的幸福!我相信,他们也会在身边有人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传递这种幸福。” 本报记者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