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专家观点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7日 05版)

        李毅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加大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取向。短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难以成为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发展仍要依靠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把更多的人财物力向技术改造倾斜。建议财政增加技改资金,金融增加技改信贷,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要理顺体制机制,支持企业围绕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重点环节,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嵌入、渗透、覆盖、集成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改造传统产业。创新技术管理,实现内涵式发展。

     

        吴金希(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前景

     

        产能过剩、低价竞争、不注重品牌和创新是现在中国制造业的一大痼疾。未来,强国之路只能靠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计划要达到GDP的15%,由当前的3%到那时的15%,实现产值超过11万亿元,将超过若干中等发达国家GDP总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产业,需要丰富的人才、知识积累。

     

        剧锦文(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新兴产业发展有赖创新驱动

     

        从国际经验看,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外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其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借助新技术、新发明创新新的产业体系,以改变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正是按照传统和新兴这“两条腿”走路的。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占据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在一些重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工艺技术、新产品开发及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新材料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上下游进一步融合。(整理:邱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