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一起“走”得更远些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热情赞誉“走转改”图片展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7日 04版)
    图为来自北京新闻媒体的记者正在参观图片展。本报记者 杨慧峰摄/光明图片

        10月26日上午,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和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以及部分两奖评委一行60余人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躬行大地——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图片展》。同行“走”出来的成果,触动了这些刚刚获得中国新闻领域最高荣誉的新闻工作者,引发了他们的回忆和思考。

        4大板块,300多幅照片,全国各地同行一年来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首次集中完整地呈现在这些优秀新闻工作者面前。四川旱区的孩子每天顶着酷暑走过悬崖峭壁去背水;贵州龙滩小学的孩子们在“免费午餐”实施前最后一次自己烧火做“黄豆拌饭”;一个人坚守农村小学32年的许新民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写字……一幅幅饱含深情、极富感染力的照片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参观者。他们起初紧紧跟随着讲解员,而后逐渐放慢脚步,甚至在一张照片前久久驻留,陷入沉思。

        在一张题为《与“死神”打交道的销毁兵》的照片前,汇集了众多参观者。看着在大量废弃弹药中忘我工作的销毁兵们,参观者们纷纷感叹:“太危险了!”“了不起!”有人还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摸摸照片中那些勇者的脸庞。

        作为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一等奖作品的主创人员之一,陈建飞手中的相机一直“咔嚓咔嚓”响个不停,拍下了大量参展照片。在一张浙江金华日报社记者蹲点采访的照片前,他特别要求同事为他拍下合影,“这是我们报社的入选作品,一定要拍照留念。”

        江西日报杨惠珍特别关注了中央媒体记者在江西瑞金、井冈山等革命老区采访的现场照片,“记者们的文字报道我都关注过,但是展出的这些照片还都是第一次看到,感觉很亲切,很有感染力。”杨惠珍的报告文学作品《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项目一等奖,这是她和同事深入鄱阳湖湿地保护区,在条件艰苦的小岛上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数日后完成的作品。

        看着同行的出色作品,获奖者和评委们不禁深情地回忆起自己“走基层”的经历。最让四川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本届两奖评委陈小平难忘的,是他在成都军区记者站时的一次拍摄经历。为了拍好片子,他与普通战士同住同行。肆虐的蚊虫和满屋的汗臭都只是太小的考验,最难忍的是洗澡只能用饭锅烧水,“一冲水全身都是油”。这样长达半个月的坚守,只为拍出15分钟的新闻精品。他说:“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一直都是我们党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

        “我从事新闻工作23年,其中十多年都是在一线做农村记者。走基层就是要倾听群众声音,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农村记者更要深入到田间地头。这是‘走转改’的目的,也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本届韬奋奖获得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朱仁华反复强调。

        对于“走转改”活动本身,这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陈小平认为,“走转改”活动实质上是对新闻本源的回溯,是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和回归。要保证“走转改”精神能够落实到新闻工作者的实践中去,就要做好顶层设计,从奖评制度等机制上对深入基层的记者有所倾斜,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

        作为本届两奖评委,上海记协主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超语重心长地说,“走转改”活动的成绩有目共睹,值得肯定。但我们也要看到,“走转改”仍然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我们的任务还很重。“‘走转改’不是简单的‘访贫问苦’,记者心中要有大局,要围绕国家建设发展的大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科学发展的大局,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本报记者 柴如瑾 本报通讯员 李晓喻 本报北京10月26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