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李韵)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与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签约,标志着我国第一艘专门为水下考古工作设计制造的船只进入实际建造阶段。
我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及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在所管辖海域内埋藏着大量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由于水下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国家属性,所以在维护国家主权、解决领土争端中也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国领海、内水和管辖海域内的大量水下文物一直面临被盗捞、破坏和非法贩卖的危险。这就对我国现有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专业队伍建设与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下考古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建立了专门机构和专业。但是在工作中没有专用船舶,基本以租用渔船为主,个别使用海洋、海监、交通等船只,也存在协调周期长、船型不符合使用条件、租金高昂等问题,使用专门的工作船成为水下考古人几十年的梦想。如今,开始建造的这艘水下考古工作船即将把这一梦想变成现实。
这艘水下考古工作船由我国著名的船舶设计单位中船重工701研究所设计,使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排水量860吨,全长56米,型宽10.8米,型深4.8米,设计吃水2.6米,可以基本满足我国水下文化遗产工作的需求,并为水下考古专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平台。承担建造任务的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是一家已有80年历史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他们将在14个月后的2013年年底,将这只船交付文物部门。
据了解,这艘水下考古船的主要工作海域为我国沿海,包括西沙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