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迎接十八大“走转改”大型系列报道·走基层 看十年(27)

    新疆育种人:守好粮食第一关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5日 01版)

        农业科技工作者怎样为增产增收贡献智慧与力量?他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科研成果能顺利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丰收目标吗?

        带着这些疑惑,记者来到新疆农垦科学院所在地石河子市采访。

        农业科技任重道远

        小麦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左右。“过去我们育种主要是提高产量,像我们培育成功的新冬22号、新春11号等小麦品种,曾在南北疆广大团场大面积推广,受到职工群众极大欢迎。但现在情况有了很大变化,我们的育种方向也发生了改变。”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徐红军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已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这就要求科技人员在培育小麦品种上进行有意识的攻关。

        在作物研究所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为了配合小麦品质的研究培育,他们近年新购进一大批先进的试验仪器,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穆培源介绍,仪器专门是为了提高小麦品质研究购置的,他们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小麦专用粉的品种研究已初见端倪,面包小麦、拉面小麦、馕饼小麦正在最后的攻关中。

        在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一室副研究员王婷那里,记者看到了4米多高的青贮玉米。她介绍说,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和消费国,玉米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肉奶蛋的需求将增加,而我国玉米70%用做饲料,这就对玉米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院从‘六五’起就开始从事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十五’期间育成的新玉15号、新玉28号等品种,现在仍然是新疆乃至兵团青贮玉米的主栽品种,这对我们是个很大的考验。怎样培育出更新、更好的玉米新品种,是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努力的目标。”王婷说道。

        迎着困难往前冲

        “种子要农民说好才好。我们近10年来的研究方向,就是努力研究出让农民说好的品种。”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二室主任夏景中说。

        这位连长出身的研究人员,正在培育玉米新品种。他介绍,2007年至2009年,他们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62团共同承担了“玉米制种超高产机理及配套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项目,采用超高产典型建立和小区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以“矮、密、早、膜”为核心的玉米制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创造了每亩玉米制种实收1026.15公斤的超高产纪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徐红军介绍,他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矮杆小麦、早熟小麦新品种的选育、示范与推广工作。“目前我们的研究已经有了极大突破,新品种一定会受到职工群众的喜欢。”

        让作物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穆培源感到高兴的另一件事,是他们在番茄育种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他们自2007年开展番茄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筛选、评价和鉴定出优良品系及骨干亲本130多份。2010年选育的两个新品系“垦番2号”“垦番3号”参加了自治区区域试验,今年“垦番3号”通过审定,被命名为“新番47号”。穆培源说:“这个品种耐疫病,亩产量能超过8吨,在多个地区推广种植,受到职工群众的极大欢迎。”

        “我们育种的人是在为祖国坚守粮食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也是保障人民生活的第一道关口。这么多年来,我们农垦科学院有一个非常好的光荣传统:不怕困难,迎着困难往前冲。目标只有一个:让科技成为职工群众增产增收的有力保障。”穆培源充满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 王 瑟 王建明 本报通讯员 吴存远

        (更多报道详见9版“迎接十八大特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