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万物生长靠种子,有了好的种子就有了丰收的希望。在新疆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新疆农垦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用毕生的智慧,奋战在田野里。
他们是科学家,看上去却更像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双手双腿沾满泥土,他们的目标十分简单:用自己的力量让粮食和经济作物高产稳产、抗病抗旱抗倒伏。
“看着培育出的良种带来丰收,我们比自己得了奖还高兴。”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穆培源的话令我们肃然起敬。
新疆向日葵种植总面积的80%使用新疆农垦科学院培育的种子。为此,我们采访了李万云副研究员,一个陪着向日葵种子慢慢变老的人。
1
见到57岁的新疆农垦科学院副研究员李万云时,他正在自己的实验地里查看向日葵。
“这是我正在研究的新品种——新葵10号。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复播。”看到记者迷惑的眼神,李万云解释说:“复播就是在小麦等作物收获后再播种。这个品种的成熟期只需要90天,等于一年一块地里能收获两次。”
一人多高的向日葵个个低着头,大盘里的瓜籽粒粒饱满。李万云拿出一粒放在嘴里:“你们尝尝,是不是后味有点甜?我这个品种本身就是食葵,是专门为爱嗑瓜子的人研究的,口感很好。”
随行的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穆培源接过话头:“李老师是从工人岗位上走出来做科学研究的。几十年来他从研究棉花、小麦转入专门研究向日葵品种,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现在由他主持或参与审定的向日葵品种就有17个,特别是2007年审定的新食葵7号品种,矮杆早熟抗病性能好,深受种植户欢迎,推广种植面积近200万亩,也是唯一可以用机械收获的品种。他是新疆杂交食葵研究第一人,去年还获得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
听到介绍,李万云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研究种子很辛苦,用一句时髦话说,我们在陪着种子慢慢变老。”种子研究培育包含材料选育、筛选、区域试验等环节,都是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出最优秀的,淘汰率很高,有时一年培育到头遭遇的都是失败,许多老一辈研究人员一生也没有培育出一个良种。就算现在我们应用了许多现代化的研究手段,一般培育出一个优秀的品种,通过审定也要10年左右的时间。“比这更耗时的项目还有很多,关键是你付出这么长的时间不见得最终就有收获。这就是我们研究种子的人的最大痛苦。”
李万云在向日葵地里忙碌着,满身飘落着向日葵的花蕾,我们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正是这些默默战斗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的专家,为我们的农业发展丰收提供了最强劲的保障。
棉花是新疆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棉花品种培育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我们采访了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邓福军。
2
见到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邓福军时,他正忙着与同事商量一个棉花项目的评定。
2000年,邓福军在自己的试验田里看到一株棉花秆硬、直立,便将其选育出来,进行专门培养。随后几年,他发现这株棉花抗病性弱,就有意地加强抗病性能,经过近10年的培育,2010年由他主持培育的“新陆春45号”棉花新品种通过了审定,开始在新疆大面积推广种植。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品种现在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械化采棉的主打品种。去年兵团机采棉面积占整个棉花种植面积的一半,当初我研究培育这个棉花品种时没有专门为机采棉培育,现在看来,机采棉需要株秆硬、株型紧凑的品种。我们研究方向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这是我们做种子研究要时刻牢记的。”
邓福军的一席话看似轻描淡写,但个中艰辛自己清楚。据研究所其他人介绍,为了培育棉花品种,他们常年在新疆和海南两个繁殖基地里奔波,为了尽快缩短育种时间,半年不与家人团聚是常态。
随邓福军走进他的研究室,记者看到,他的研究室里到处摆放着棉花单株。他说:“每年我都要从地里选出2万株棉花单株作为品种选育的材料,经过测评后能留下60%左右,再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淘汰。有时可能这一年选出的2万株里最终一株也没有留下,有时会有一两株,育种是个淘汰率极大、风险极大的事业,而且工作量极大。但正是这样大量的研究,才可能选出最优的品种。”
问他这些年最自豪的事,邓福军笑了:“最自豪的事当然是看到自己研究培育的品种通过审定,受到种植户喜爱,在天山南北广泛种植。”现在由他主持或参与培育的棉花品种已通过审定的有14个,完全由他个人主持通过审定的棉花品种有5个。
“单位调我来研究所时,当时的领导曾给我下达任务:必须培育出3个棉花品种。现在我可以欣慰地说,我完成了任务,还超额完成了任务。这是我最自豪的事。”说到这里,邓福军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农业科技和农民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棉农胡爱文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直观的答案。
3
冬日的阳光晒得田野暖洋洋的。胡爱文,一个风风火火的棉花种植户站在自家棉花地头,与人商量着怎么尽快将棉秆进行秸秆还田的事。
“我家棉花国庆期间刚摘完,今年收成还不错,每亩地有460到470公斤的籽棉产量,今年收入能有四万六七千元,我很满足。”胡爱文快人快语。
问她怎么这么自信?她说:“这要感谢新疆农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他们研究培育出的棉花品种丰产、抗病性能好,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皮实’。”现在,他们一年真正在地里忙碌的只有两件事:浇水时查看滴灌管是否堵住了;再一个就是拔草。其他的活都靠机械作业了,算下来一年只有三个月在地里劳作。
看看胡爱文一身的穿着打扮,真看不出来她是个棉花种植户。齐膝的短大衣,鲜艳的围巾扎在脖子上,脚上的皮鞋没有一丝泥土,最显眼的是地头有一辆崭新的摩托车。
“这个棉花很丰产,我靠种棉收入顺利地供女儿大学毕业,现在女儿已回到石河子市工作,家里也换了新房子。真得谢谢这些科技人员,没有他们研究培育出的棉花品种,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胡爱文笑着说道,因为自己种了新疆农垦科学院专家们培育的棉花种子,还能享受到一种特殊服务:随时随地可以让专家们来到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或者是病虫害防治:“去年我发现棉田里出现了蚜虫,我立即打电话给农垦科学院的专家们,我还没到地头呢,有人就告诉我专家已经到了。”
问她为何进行秸秆还田?她说:“这也是专家们给我出的主意,说这样对地好,等于施了一次有机肥,来年对棉花生长有利。”
离开胡爱文时,她坚定地说:“如果明年有新的更好的品种,我一定用新品种。”从她的话语里,我们分明感到,依靠科技,农民一定会年年丰收。本报记者 王 瑟 王建明 本报通讯员 吴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