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年间,国内外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宏观调控相机抉择、与时偕行,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在复杂形势中稳健前行。
这是宏观调控手段不断走向成熟的10年。针对中国经济形势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松紧有度,彰显高超的艺术和技巧,这成为十年来宏观调控的“主旋律”。
10年来,面对从“双防”到“保增长”、“控物价”、“稳增长”等调控目标的变化,调控手段更趋灵活和科学。2002年以来,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到新形势下重启“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合,我们看到,宏观调控的政策“搭配”彰显智慧和艺术。与此同时,调控政策的内涵更趋丰富,手段运用更趋合理。与货币和财政手段配合,适当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也为熨平经济波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中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并提出要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预调、微调。从被动到主动、从单一到多元、从政策到体系,“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相互配合、有力有效。我们看到,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宏观调控更加注重把握经济规律,在实践和探索中走向科学。这是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坚实保证,而这必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调控更重协调:“多目标”中求平衡
核心提示:10年来,针对不同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呈现不同特点。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宏观调控的目标各有不同,很多时候要同时面对多重目标。10年间,我国经济曾经历了2003年开始的上升周期出现的过热苗头,也正经历着始于2008年末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宏观调控既要不时面对“抑通胀”的压力,也要适时加大对“保增长”的支持。如何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宏观调控在“多目标”中练就平衡术。
这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这离不开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面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科学抉择,充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将危机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比如,2003年以来,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局部过热、经济运行偏紧等问题,全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并于2005年结束了实施7年之久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针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2008年围绕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目标,将“双稳健”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9年根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宏观调控目标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配合也相应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1年至今,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原则,再次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可见,从“双防”到“保增长”、“控物价”、“稳增长”,在不同的调控目标之下,宏观调控政策也发生了多次重要变化。这次逆周期调节为熨平经济波动、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宏观调控拿捏有度,科学灵活,表明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
2
手段更趋多元:“组合拳”有力有效
核心提示:10年来,我国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调控政策相辅相成,渐成体系,这成为十年来宏观调控的“主旋律”。与此同时,各种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相互配合对熨平经济波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0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遵循经济规律,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体系日臻成熟和完善。
10年来,我国在宏观调控中注重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预期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3.9%,这是世界经济近十年来的平均增速,而中国经济却将这个数字定格在了10.7%。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背后,是科学得当的宏观调控政策。
一方面,充分利用财政、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2004年以后,中央多次要求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同时,逐步加大了对“三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的投资,仅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就高达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此外,面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偏快、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问题,为了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政府一方面采取“双稳健”政策搭配,即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减少投资,紧缩银根;同时又严格控制土地供给,发挥土地政策作用,收紧“地根”为房价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一方面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另一方面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项目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分类指导。宏观调控手段的充分运用使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态势。
3
力度更有分寸:“灵活性”不断增强
核心提示:10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发展历程表明,做好宏观调控,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要做到灵活决策、张弛有度。这也是为我国宏观调控实践所证明的成功经验。
“存款准备金率”、“结构性减税”……10年来,一些财政金融领域的专业术语已为中国百姓熟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的频繁运用,力度更显分寸。
比如,“十一五”开局头两年,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面对“高温”苗头,货币政策审时度势,及时由“稳健”转到“适度从紧”再到“从紧”,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先后1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0个百分点,8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对信贷总量的调控,不断优化信贷结构。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货币政策及时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先后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保证流动性供应。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货币信贷较快增长,对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0年以来,面对海外市场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新形势,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继续加强,有效引导货币条件从此前“应对危机”状态稳步向常态回归。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2012年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宏观调控在“稳增长”的政策要求下,不断提高政策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年内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货币政策工具频频发力,避免经济“硬着陆”。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货币政策取向转为适度宽松。人民银行先后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及时释放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的信号。2010年,随着我国及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党中央及时调整政策力度和方向,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条件向常态回归。
2011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在做好总量调控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指导作用,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这些措施在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稳定作出了贡献。
10年间,宏观调控政策掌握了科学的力度和节奏,灵活性不断增强,彰显智慧和艺术。
4
出手更加主动:“前瞻性”富含深意
核心提示:10年来面对经济形势的风云突变,党中央、国务院更加注重决策的科学和严谨,通过密切关注和深刻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改进风险应对预案,维护了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这也为稳定世界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宏观调控如何做到科学?这就需要对经济形势有正确的预判。
例如,2004年年初,中国经济面临复杂形势,专家对经济特点的判断意见不一。有人预言通缩,有人担心通胀。或胀或缩,先胀后缩,既胀且缩……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形势之复杂。这种复杂的局面还在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宏观经济日益显示出其运行的复杂性,或许人们刚刚还为通缩苦恼,一转眼,局部过热已迫在眉睫。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至今日,已很难用单一的判断来描述我们所面临的形势。这恰恰是中央强调“当前是改革发展重要关口”的原因所在。很多专家坦言,现在的宏观调控,一是对形势的把握和判断变得更为复杂,需对其进行具体和动态的考察;二是调控变得更为艰难,旧有的调控体系面临调整,调控手段的选择和运用也将更加依赖市场。
10年来,我们清晰地看到,每一次宏观调控都充分汇集了各方智慧。这离不开一套健全的科学决策机制。每年一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来年调控方向,宏观经济部门广泛听取一线声音,汇聚专家智慧,使宏观调控向着科学化方向迈进。
回顾10年,不难看出,得益于对形势的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充分发挥,我国对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都作出了正确的预期判断,由于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不断提高,调控出手更主动,收效更明显,中国这艘经济巨轮正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破冰前行。
5
目标更显远见:“稳增长”更重质量
核心提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矛盾尖锐、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城乡地区差距扩大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发展中,党中央、国务院强调有必要实行松紧适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同时,加大对“三农”、社会发展、区域协调和其他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科学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暴露出了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两大弱点:其一,粗放型的耗用资源、低效益地单纯追求GDP的增长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二,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增长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给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10年来,宏观调控始终把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放在重要位置。
例如,党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初明确指出“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是今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
到2004年底,中央要求继续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宏观调控成果,“进一步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与此相配合,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几年都将下一年度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8%左右,并一再强调各地务必不要层层加码,相互攀比,而要将重点放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
10年来,我国不断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做到“有保有控”。在进一步压缩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年间,我国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大幅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家扶贫标准,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亿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分别增长9.2%和8.1%,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本报记者 冯 蕾 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