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以正视听

    德国媒体的“客观、严谨”何在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24日   08 版)

        9月底,德国东部地区几个城市的300多所学校有上万名学生分别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在德国官方还没有正式公布调查结果前,德国媒体就匆匆将怀疑的对象瞄准中国,称从中国进口的冻草莓是致德国儿童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使德国百姓对中国及中国产品产生怀疑和迷惑。人们不禁要问,一向自称“客观、严谨”的德国媒体怎么一遇到突发事件,特别是与中国有关的问题时,就显得那么偏激、草率。

        德国上万儿童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德国研究机构的人员透露消息说,他们在一包嫌疑草莓中找到了诺罗病毒。据追踪调查发现,这批草莓是今年6月下旬采摘后由青岛一家中国食品公司冷冻和包装,经过一个月的水上运输进入德国。德国媒体抓住这一“证据”,大肆宣传中国冻草莓是万恶之源。德国发行量最大的《图片报》头版用大字标题称,“再也不能要来自中国的带病毒草莓了”。其他媒体也异口同声,称儿童食物中毒是中国草莓造成。然而直到现在,也没有一家德国权威机构正式宣布,德国东部儿童食物中毒原因到底是什么。倒是有人分析,此次中毒事件与备餐时未进行高温消毒有关。在德国媒体眼中,只要德国出了情况,都应该是别人的错。这已经成为德国媒体的思维定式。

        去年5月在德国发生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埃希)疫情让人记忆犹新。那次疫情共造成50多人死亡,4400多人被感染。最初,德国媒体报道称,北威州食品检疫部门首次在一袋豆芽中发现了0104型埃希大肠杆菌。中国豆芽“躺着中枪”,德国所有商店和中餐馆的豆芽全部下架,不准食用。好多德国人甚至不敢再去中餐馆用餐。后来西班牙的黄瓜、西红柿、生菜又被误判为感染源。西班牙为此与德国大打口水仗,并向德国提出经济赔偿要求,称要起诉将黄瓜定为感染源的德国汉堡当局。与此同时,好事的德国媒体甚至直接将此事与恐怖袭击扯上关系,认为可能是恐怖分子和“流氓组织”将致命细菌注入食品所致。那段时间里,沼气设备被列为怀疑目标,水源亦成为重点监测和排查的对象。在德国媒体的渲染下,欧洲果蔬遭遇多国进口封杀。在持续两个多月的疫情期里,德国媒体的不负责任报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德国民众恐慌心理加重,欧洲菜农蒙受巨额经济损失。

        事实上,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丑闻早已动摇了德国食品的安全神话,从“疯牛病”、“口蹄疫”,到今年相继在鸡蛋、猪肉和鸡肉等食品中发现致癌的二恶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全德国不安,德国食品法制制度再次受到质疑。食品安全在全世界都不是一个手起刀落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很难绝对保证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是食品安全的净土,因此在当今世界,为维护公众健康,加强国际间合作,共同建立良好的食品追溯机制和监控机制尤为重要。在任何一个国家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当事国都应积极、理性、科学地采取应对措施,认真调查事发原因,尽快公布具有科学依据的答案,及时、实事求是地对事件进行报道。在事发原因没有搞清时,不应刻意夸大炒作、不误导读者,是媒体的责任。就嫌疑草莓问题而言,德国媒体在尚未查出真正原因和不具备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抢先爆料,拿中国当靶子。这样做,既误导了舆论,也无益于事情的解决,更有损号称“客观、严谨”的德国媒体形象。

        近年来,德国对中国的报道增多。翻开报纸,每天都会有几篇关于中国的文章,其中不乏一些对中国的各种“奇怪”解读。德国下水道井盖被偷,就说是因为中国人消费钢材太多,国际市场钢材涨价,导致有人偷井盖卖钱;德国牛奶涨价了,就说是因为中国人开始喝牛奶,把德国的牛奶都买光了。似乎德国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在中国身上找到原因。在这种论调的影响下,一些德国人对中国的负面印象趋多。面对大多尚不了解中国的德国读者,某些德国媒体有意无意地对中国进行以偏概全的报道,其一贯标榜的“客观”、“严谨”何在?(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 野 本报柏林10月23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