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一项战略任务

    全哲洙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24日   10 版)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显著标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特别是近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先后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中小企业29条”、“民间投资36条”、“小微企业29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市场、法制、社会环境,极大激发了民营经济的活力,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民营经济吸纳了城镇就业的80%和新增就业的90%,完成了75%以上的技术创新,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纳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促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为各类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发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推动了对外开放的扩大,促进了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人们的工资性收入,而且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增加了投资者财产性收入,扩大了中等收入者比重。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还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近两年,全国工商联确立了“面向基层、重心下移”的工作思路,把服务民营经济的重点放在服务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上。去年和今年,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较大困难和问题,全国工商联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中小企业综合性调研”和“小微型企业保生存谋发展调研”。

        调研发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人均企业数量仍然较低;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但科学发展内生机制尚未形成;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但转移不转型问题仍然突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欲望强烈,但科技、管理、人才等要素支撑不牢。多数企业遇到市场需求不足、经营成本升高、融资困难突出、税费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从根本上讲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企业过去长期依赖的低能源资源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的“三低时代”已经过去,高成本生产时代已经来临。只有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大力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切实加强品牌建设,着力提升自身素质,努力走转型升级之路,才能增强抵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持续、国内主动调整经济结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必须把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生存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理念,高度重视并充分尊重中小企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地位。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题,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条件,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步伐,创新发展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允许民间资本作为主要发起人设立并控股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要继续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深化公共财政改革,逐年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快增值税转型扩围,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大力鼓励依靠自主创新,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向企业技术创新集聚,鼓励中小企业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要引导企业集群发展,支持培育一批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和以小型微型企业为主体的示范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中的中小企业。要注重发挥工商联商会作用,积极培育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大力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各类商会,促进商会健全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科学发展。

        (作者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