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历了从前期注重外延式发展到后期更加强调内涵建设的演变过程,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增加,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各类人才;国家财政投入显著增加,校园建设取得巨大突破,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国家实施“985工程”,极大增强了我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实力,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正在逐步建成和涌现。
十年回望,同济大学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均衡发展,办学实力、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同济大学在“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和以“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同济精神指引下,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育引导学生既要善于“脚踏实地”又要学会“仰望星空”,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又特别强调团队协作精神与踏实勤奋作风的培育,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工程基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四个方面的综合特质。毕业生长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持续居于国内高校前列。
——根据新校区建设搬迁和多校区办学的实际,同济大学提出了“学科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取得了学科建设和科技研发成就的双丰收。同济大学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国内首个“汽车整车风洞”、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科研专项、重大工程,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燃料电池轿车研发、耦合式城市污水处理、城市交通智能诱导、结构抗震防灾技术、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等标志性科研成果。最近几年中,先后有16位教授担任“973计划”项目(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的30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
——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等,留下了深深的同济足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申办、筹备到举办,同济师生更是谱写了“大学,为世博添光彩”的辉煌篇章,先后承担科技部和上海市世博科技专项等研究课题170多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任务90多项,并担起了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等8个方面总负责的重任;同济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十年前的不足20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180多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校地合作典范。
——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先后建立了中德学院、中意学院、中芬中心等8大国际合作平台,同时不断拓展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国(境)外著名高校、知名企业的合作,先后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众多国际著名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
十年回望,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同济大学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大学作为创新理念的发源地、科学探索的先行者,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国家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003年开始,同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并扎实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卓越成效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国内影响。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组织学生代表中国参加全球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赢得了广泛赞誉。
展望未来,同济大学将积极致力于内涵更加丰富、意义更加深远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建设,在进一步强化自身办学特色的同时,希望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提供借鉴。目前,同济大学正在着手制定《同济大学绿色校园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规划》,拟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大学建设和教育等多方面入手,以优势学科为龙头,注重多学科交叉与集成创新,建设理论与政策、国际与文化、地球与环境、城市与生态、交通与能源等关联的可持续发展学科体系,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探索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人物素描:郭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