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向报刊出版强国迈进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23日   10 版)
    一位读者在北京地铁惠新西街南口站的阅报栏前,阅读《人民日报》。
    2011年11月10日,参加“走转改”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左)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良村乡采访。
    观众在2011年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展台前体验光明日报云端读报。本版图片除署名者外均由新闻出版总署提供
    南京街头挂满报刊杂志的书报亭。CFP
    《光明日报》与中国移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红段子大赛启动仪式现场。
    2011年11月25日,浙报集团向全世界发布全媒体战略行动计划,同时为传媒梦工场揭牌。
    《中国日报》在美国现有9个印点,图为西雅图印点首印。
    河南郑州市民在党报阅报栏前阅读报纸。

        引 言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出版品种日益丰富,出版能力持续增强,经营管理不断完善,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整体实力稳步提升。我国报纸总印数位居世界第一,人均拥有报纸、期刊量不断增长。

     

        面对中央对文化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新期待,中国新闻报刊业肩负着由报刊出版大国向报刊出版强国迈进的使命,报刊业励精图治,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导向: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引导作用

     

        “感谢社会各界的帮助,没有你们,学生们可能现在还在泥巴地里上体育课呢。大家的这份关心,不仅是对乡村教师的尊重,更是对乡村教育以及对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呵护。”面对镜头,安徽省肥东县陈集乡阳光小学校长陈万霞感慨不已。她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012大型公益活动选出的第一批获奖教师。

     

        “乡村教师最平凡最美最伟大”、“乡村美、老师更美”、“我一定要带我的孩子来感受这种伟大的精神”……参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书画摄影展后,群众纷纷在留言簿上写下感受。

     

        不仅仅是乡村教师,“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坠楼女童,“最美婆婆”广州佛山拾荒阿婆陈贤妹从车下救出两岁女童,“最美司机”吴斌舍命拯救全车乘客……来自报刊媒体的一篇篇报道,捕捉到我们社会中最普通、最平凡人们身上的美德,传播着感动你我的情感与温暖。报刊自觉地承担着社会责任,对重大热点事件进行舆论引导,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为凝聚思想共识,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报刊业积极参与重大事件的新闻宣传活动,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贡献才智。各报刊出版单位积极响应配合有关部门部署的公益宣传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公益宣传、禁毒斗争、世界航海日活动、海洋日宣传、防治慢性病等相关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联合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航海日”宣传等活动,普及有关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社会风尚,充分发挥了新闻报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整体引导作用。

     

        改革:放飞之后天地宽

     

        “2009年11月12日,中国文化报社成为首家整体转企改制的中央部委主管的报社,组建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兼副社长杨胜生对那一天记得清清楚楚。

     

        “刚刚说‘转’,大家都不乐意。但这一转,报社的采编人员把‘等靠要’思想变为了主动出击,作为主业的报纸也拓宽了报道范围,无论是报道角度的改变还是报道面的拓展都给报社带来了新的活力。”杨胜生说,报纸在信息量明显增加、内容更贴近读者的同时,2010年的发行量也较上一年增长了40%。

     

        改革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多年的酝酿和准备。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山东大众报业集团等8家报刊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先行先试。2005年,中央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报刊出版体制改革开始向纵深推进。2011年,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开始全面启动。

     

        目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正在稳妥推进。2011年6月,组织开始了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目前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有3271种完成了改革任务,占总数的96.5%。

     

        发展:日报总发行量居世界第一位

     

        目前,我国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无疑已经成为报刊业大国。

     

        2011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42种、期刊9898种。全国期发行量超百万份的报纸有《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广州日报》等26种,期发行量超百万份的期刊有《求是》、《读者》、《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故事会》、《知音》等14种。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党报为主体、晚报都市报、行业专业报、生活服务类报纸等共同发展的报纸出版格局,为科研事业服务的学术类期刊和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类、新闻类、财经类、为行业发展服务的行业专业类期刊等多品种期刊共同繁荣的期刊出版格局。

     

        通过联合国衡量一国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千人日报拥有量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些年报刊业的不俗成绩。我国日报的千人拥有量,从2003年突破70份后,逐年持续上升。2011年,每千人拥有日报90份,人均年拥有期刊2.44册,其中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市千人日报拥有量280份左右,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发展的方向也更加明确。“十一五”期间,我国报刊业开始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对此,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范卫平说:“正在推进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以及报刊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将来的报纸和期刊的品种会进一步得到优化,报刊出版单位的数量会减少。”

     

        我国期刊持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至2011年,全国期刊总印数32.9亿册,期刊定价总金额238.4亿元,期刊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

     

        此外,随着民族文字出版基金、“东风工程”等少数民族新闻报刊重大项目建设的积极推进,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字报刊持续发展,覆盖多种民族文字和内容领域的少数民族报刊体系已基本形成。截至2011年,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达百余种,分别使用维文、藏文、蒙文、朝鲜文、哈萨克文等13种文字出版,覆盖12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报纸总数量的5%。少数民族文字期刊达到229种,办刊领域涉及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少儿读物等,为满足少数民族读者阅读需求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伴随着改革的进行,传统报刊业的产业升级也拉开了序幕,数字化探索不断深入。报刊网站、电子报刊、网络报刊等新业态发展迅速,报刊“走出去”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宣传中国主流文化,展示中国发展成就方面成绩显著。《读者》、《女友》、《新民晚报》、《广州日报》等30余种报刊成为中国报刊“走出去”的“第一梯队”。

     

        服务:报刊业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推进

     

        2008年1月16日,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乡铜厂埂村彝族村民拿到了中宣部免费赠阅的《人民日报》,大家传阅着报纸,一位村民说:“这份报纸的到来,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看到’外面世界的窗。”

     

        近十年来,在农家书屋、全民阅读工程、民族文字出版基金、“东风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向西部、中部、东北部数十万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免费赠阅报纸的公益活动纷纷启动。

     

        农家书屋工程要求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不少于30种报刊,适合农民阅读的报刊已通过农家书屋走进了84%的行政村。新疆“东风工程”已经向全区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免费赠阅报刊53种、16万余份。

     

        家住北京知春里小区的李先生清晨遛弯时都会路过阅报栏,“我习惯走到这里歇一会,看看新闻,了解一下国家大事,很方便。”每次,他的身边都会有不少与他一起读报的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建成电子阅报屏和传统阅报栏4万余个。“城乡公共阅屏(栏)”的出现,为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提供了便利。该项目作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重大工程已经纳入国家发改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1—2015)》。本报记者 李 苑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