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10月21日电(记者毕玉才 特约记者刘勇)天刚擦黑,伴着优美的音乐,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到文化广场,跳舞、唱歌、健身、散步……在辽宁省阜新市哈尔套镇西哈村,自从文化广场建成,村子里面打麻将的洗牌声、喝酒的吆喝声再也听不见了。
变化的不仅仅是西哈村,目前,辽宁全省11581个行政村中,已经建成6700个农村文化广场。除了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外,全省各地通过城乡共建、民间筹资等多种形式,已经累计投入了17.4亿元,有文化广场的村已经超过了半数。其中,本溪、朝阳、盘锦三市已实现全覆盖,辽阳、鞍山拥有率分别达98%和94%。
2010年以来,辽宁省文明办组织“新风貌、新生活、新农民”农村广场文化展演活动,有力推动了广场文化活动开展。农民成了请不走的乡土明星,一个个文化广场变成没有围墙的剧场。记者来到法库县大孤家镇小二道房村,还没进村,就听到阵阵欢快的音乐。原来,在村民马笑舫家的庭院里,自发成立的农民艺术团正在排练节目。
据法库县委宣传部长段秀华介绍,从2010年开始,法库县邀请城里的文艺工作者下乡,对全县226个行政村的文艺爱好者进行艺术辅导,几年下来,农民的创作表演水平显著提高,已培养出像马笑舫这样的文化带头人近千名。
本溪市组织50多个专业文化协会的会员、组成60多支送文化下乡小分队、包括田连元、冯大中在内的100多位文化名人,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走乡串屯讲课传艺,培训文艺骨干近2万名。
“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广场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对消除农村陋习、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农民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广场文化已经成为辽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省精神文明办主任戴小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