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文化强市百城行70

    黔江:唱响“最炫民族风”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1日 04版)
    土家火堂
    濯水古镇
    帅氏莽号

        ■重庆市黔江区委书记杨宏伟:文化是百姓生活,文化是经济催化剂,文化更是一座城市的气质。

     

        ■重庆市黔江区区长吴忠:文化是动力的源泉。区域性中心城市,需要文化的繁荣和支撑。

     

        主持人语

     

        北纬30度,是地球上的一个神秘的地带。连绵的武陵山脉就处于这个地带。在武陵山腹地,重庆的东南角,深山明珠黔江就镶嵌在这里。近年来,这个在武陵山区地市级行政单元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新兴区,能够冒出尖来,逐渐形成区域中心,文化功不可没。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擦亮民族文化品牌

     

        国庆前夕,土家族作家、黔江区水利局党组书记何炬学捧回了文学创作大奖“骏马奖”。何炬学是黔江土生土长的土家族作家,他的获奖作品《摩围寨》,写的全是摩围寨土家族儿女的喜怒哀乐。

     

        土家族、苗族占黔江总人口的73%。土家族和苗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对本民族文化的崇拜度和传承热情都非常高。像何炬学一样,许多人都热衷于通过专业或业余的文学艺术创作,传播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孜孜不倦的艺术家们,共同将乡土气息浓郁的黔江民族民间文化推向了全国和国际舞台。

     

        艺术家们激情“唱戏”,区委、区政府就精心“搭台”。2004年,《武陵都市报》率先转型,以“公信力?民族风”为办报宗旨,以弘扬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为第一要务,开设“武陵新闻”、“吊脚楼”、“武陵论坛”、“武陵民族”等版面,为武陵山区的理论学术研究,文学、绘画、书法等创作提供展示平台。现在的《武陵都市报》,已发行至渝东南五县及武陵山地区,并建立起了媒体新闻共享机制,成为一张横跨大武陵的区域性都市报。2004年9月,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在黔江举行,渝鄂湘黔四省市武陵山区各区、市、州、县都组团参加,纷纷展示其民族服饰、歌舞、风情和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特色产品。首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盛况空前,有效激活了沉淀在武陵山区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文化节现已成为武陵山区第一个国家级民族文化品牌和推介武陵山民族文化的综合性盛会。

     

        富饶的文化土壤,也引来了更多的甘露。2008年,重庆市政府批准黔江成立“重庆市民族歌舞团”,政府扶持、企业出资,以立足黔江、面向重庆、辐射周边为服务方向,以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为根本任务,逐步走向完全市场化运作。歌舞团成立以后,与区文化馆共同创作生产了《南溪号子》、《母亲的火塘》、《土家八宝铜铃舞》、《白虎神鞭赶太阳》、《六口茶》、《黄杨扁担》等一系列舞台节目。这些节目一经推出,即在武陵山区广为传唱、传演,其中一些已经登上了全国性舞台。2010年,黔江区委、区政府又设立了高达1000万元的民族文化基金,鼓励艺术家们创作更多的传世精品。

     

        同样是在国庆前夕,一个更大的喜讯传遍黔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姚红赴京,从人民大会堂领受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殊荣。

     

        做实民族地区文化民生

     

        “民族文化只有回归百姓生活,才能增强生命力,才能世代相传。”黔江区委书记杨宏伟说,黔江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别致的民族风情,也有许多民间艺术大师的绝活绝技,做实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不仅要让全民共同享受自然风光,共同维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要普及推广民族文化,培养更多的民族民间文化大师,让更多的绝技绝活传承不“绝”。

     

        “大山的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我不会吹;几时吹得木叶响,只用那木叶不用媒……”每当夜幕降临,遍布城乡的大小广场上,男女老少和着神秘的土家族、苗族歌谣,跳着别具风味的摆手舞,已成为黔江最为独特的“夜景”。这是黔江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各旅行社为游客准备的固定节目。据杨宏伟介绍,黔江区委、区政府近年来实施了民族文化推广计划,设立了专项基金扶持民族民间文化,实施了“一乡一品”文化工程,鼓励群众重拾唱山歌、喊号子、织西兰卡谱等民族技艺,定期举行乡村文化艺术节、武陵文化广场群众文艺展演等活动,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批特色文化乡镇、民间艺术大师。全区还实现了每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228个村(社)文化室、农家书屋每年各新增图书100册,每年组织一批优秀节目到乡镇巡演;所有乡镇建起了业务用房3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每个乡镇建成了1个多功能文化服务中心、1个标准篮球场和1个健身室;每个社区、重点企业、学校、机关建成了1个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和1个健身室;农村实现了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了所有行政村。

     

        截至2011年底,黔江区已建成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8个,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市级11项、区级43项,市级民族文化艺术之乡3个、区级特色文化之乡14个,民间艺术大师37名。

     

        放大民族文化效应

     

        黔江人是黔江文化最好的使者。

     

        初次接触,黔江干部递上名片时,常常会请你先看背面印着的民族服饰、民族歌谣或者风光风情图;兴致所致,几乎人人都能声情并茂、载歌载舞地来几曲民族歌谣。杨宏伟说:“少数民族文化,是黔江最大的一张名片。”

     

        无论是节庆活动,还是旅游推介、招商引资,黔江人最看重的,还是“最炫民族风”。吊脚楼是土家族的独特民居,但由于建造特别耗费工时,许多人已不再选用这一民族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2009年,黔江区政府通过财政适当补贴,引导居民将自有平房改造成吊脚楼,逐渐形成了阿蓬江沿线、濯水古镇、土家十三寨、桥梁风情村等土家文化观赏区。如今,不管从哪一个方面进入黔江,远远地,就能感受到红柱青瓦的吊脚楼传来的浓浓的民族文化气息。黔江的夏天凉爽宜人,风味独特的吊脚楼每年夏天都会“客满”。城市居民纷纷来此度夏,白天参与农家劳动,晚上学跳摆手舞,学唱山歌,学纳鞋垫,短则住三五天,长则过完整个夏季。浙江桐乡的丝绸业者来黔江感受特色民族文化时,了解到黔江的蚕丝质量全国上乘,民间也传承着传统的纺织工艺,当即决定在此投资打造一个百亿级的丝绸产业园。在黔江旅游观光,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吃的、玩的、住的、游的,无不因神秘多彩的土家、苗族文化元素而引人入胜。国庆黄金周期间,黔江首个纯民间投资的旅游项目——蒲花陆上暗河一经开放便游人如织,游客在神秘号子映衬下乘船穿越伸手不见五指的狭窄暗河,大呼惊险刺激。由民间投资打造的集佛教、道教文化于一体的武陵仙山景区,也正在火热建设中。

     

        “文化的魅力在于不仅可以自成产业,还可以融入其他产业,起到牵引、增色、助推的作用。”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吴忠说,“‘民族风’正成为黔江人的‘摇钱树’。”(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特约记者 李 宏  本报通讯员 龚节佑)

     

     文化名片

     

        ■重庆市民族博物馆

     

        该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其外观具有土家族建筑风格,于2004年9月建成正式对外开放。设有历史厅、民居厅、服饰厅、礼仪厅、艺术厅、文物厅、书画厅。珍藏有国家一级文物唐钟。

     

        ■重庆市民俗生态博物馆

     

        项目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总投资2800万元,是我国第一个开放式土家族生态博物馆。游客可前往该地寻访农耕文化的踪影,参观民族工艺品的制作,欣赏民俗歌舞表演,品尝土家美酒的醇香。

     

        ■黔江区图书馆

     

        黔江区图书馆是重庆第二大图书馆,占地3495.12平方米,建筑面积16953.3平方米,为高27米6层建筑。计划藏纸质图书80万册,设纸质图书阅览座位2000个,电子阅览室2个,配备电脑200台。

     

        ■黔江区民族文化宫

     

        黔江民族文化宫规划用地13亩,主体建筑设计15层,总建筑面积18339平方米。主体建筑内部功能设计包括民族文化艺术馆、老年文化活动厅、文艺演示报告多功能厅、文艺会展厅和文化产业开发示范基地等,是该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志性建筑。

     

        专栏编辑 杨 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