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办学活力

    ——访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陆建洪教授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19日   02 版)

        记者:近几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2011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9.72%,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9%以上。去年8月,又被确定为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这些成绩是怎样取得的?

        陆建洪:2003年,学院由江苏省苏州商业学校和江苏省丝绸学校合并升格组建以来,紧抓人才培养这一工作中心,深化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围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主线,对现有办学体制机制进行创新、突破、改革,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每到毕业年时,除了“订单班”的学生被提前预定外,大多学生在春节前便被抢订一空。

        学院全面推进实施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在着手建设的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和软科学与技术服务园(以下简称“二园”),将建成为校企合作新平台、服务社会的新窗口、人才培养的新基地和学生创业的新载体,全面提升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记者:请谈谈“二园”的定位和创新。

        陆建洪: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将充分利用高新区对园区和现代服务业扶持政策,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园区;建立学生在这些企业工学结合进行生产性实训机制,扶持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同时园区将大力开展企业员工岗前和在岗技术培训,逐步发挥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职业资格和职业能力鉴定中心及技术服务中心等功能。

        软科学与技术服务园则将打造成为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先进文化传播的中心;形成资源集聚型的“四技”服务平台,提升各类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转化能力。

        它的创新之处,首先是体制机制方面,实行董事会决策制和院长负责制,由董事会来任命执行院长、副院长等管理团队,管理权、用人权、财务权等三权相对独立;其次,运作经费由董事会成员共同投资,苏州行业协会或物流商会投资建设现代物流的信息平台,苏州市经信委通过政策层面支持学院技术开发、项目培训等,学校将为此专门建设1万多平方米的教育办学场所和实训平台。电子商务基地理事会制由政园校企四方共建,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为了拓展提升软科学与技术服务园服务社会的能力,学院特别成立了校企合作的研发管理机构,形成了政行企校紧密合作服务社会的四方联动机制。

        记者:这些体制机制创新,在人才培养上有何优势?

        陆建洪:这些模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整合了各方优质资源共同办学。加强多方合作,创新“需求导向”的行业订单培养模式、“联培共育”的嵌入式培养模式、“弹性学期”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办学的优势,将行业专家、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等专业人员充实到学院的教师队伍中,聘请他们到学校举办讲座、技能演示和指导顶岗实习,真正做到专兼职教师融为一体。

        此外,我们试点“校中厂”建设,在现代物流学院内建设智能物流信息交易平台,做“第四方物流”,即为第三方物流提供服务的这么一个机构。建成后,将引进30至50家大型骨干物流企业进驻物流信息交易平台,学校为进驻骨干企业提供3000平方米场所、建成物流仓储示范中心,每个入驻企业将吸收一定数量的学生顶岗实习并双向选择就业。

        记者:可以说,这种创新,走出了一条学生、教师、企业“三赢”之路。

        陆建洪: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平台,依托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学校不仅拉近了与企业间的距离,信任度也不断增加。目前,学校已同139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共建了110多个实训中心,成立了2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项目覆盖了全校29个专业,平均每个专业至少拥有5个企业伙伴。

        为进一步充实学校教学资源,学院还聘请了一批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高级技术人员和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起了400人左右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实了“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力量,真正走出了一条学生、教师、企业“三赢”之路。(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