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幸福在绿色中荡漾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19日   09 版)
    株洲市民在湘江风光带骑行公共自行车。 伍海涛摄
    株洲城市风光。 钟跃能摄
    株洲神农城夜景。伍海涛摄
    “株冶”水处理厂膜系统处理车间,金鱼在膜处理后的水中欢快畅游。 苏景波摄
    本报记者唐湘岳(右)采访T2路电动公交车司机袁佩贤。曾静、彭毅摄

    采访手记

     

        株洲,被称为“火车拖来的城市”,曾以工业基础雄厚、污染包袱重而闻名。现在的株洲,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走出了一条完全有别于传统工业城市的“绿色发展”之路,其成功经验受到广泛关注。

     

        在株洲采访期间,我们下企业、走街头、进社区、访市民,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理念正在这里生动实现;是不同行业的工作者、生活在这里的广大市民,打心底里迸发出强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是他们,构成了株洲这座“绿色之城”的幸福“心态”。

     

        发展依靠什么?发展为了什么?我们在株洲的“民声”中寻找答案。

     

        1

     

        “气味大,天灰蒙,连树都蔫不拉叽的。”这是多年前记者到“株冶”(株冶集团)时的感受。时隔多年,再次走进“株冶”,记者明显感觉到环境的变化。异味没有了,天空朗净,绿植生机盎然。

     

        “我们这里现在可以看到蓝天白云了。我曾经想用相机把蓝天白云拍下来发到网上,担心网友‘吐槽’,说我们是PS的。幸好你们来了,帮我们多宣传宣传。”我们的同行、《株冶人》报编辑苏景波说。的确,“株冶”以前的糟糕环境给人印象太深了。

     

        水处理厂调度室副主任、工程师蒋卫辉,参加工作后就在水处理厂工作,是这里变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我们先后投入了4000多万元,对水处理厂进行了三期技术改造,添了不少设备,污水处理能力由原来的每小时800吨,提高到了2000吨。”蒋卫辉带领我们参观水处理系统,边走边说,“你看这些栏杆,原来都是铁的,容易生锈,每年得刷一回油漆,现在全换成不锈钢的了。”

     

        在中和工段,中和废水的药剂液体通过电脑控制,从管道注入水池,几台大功率搅拌机在不停搅拌。

     

        蒋卫辉说:“刚参加工作时,好多工序基本都是靠劳力操作,要将一袋袋的药剂倒入水池。一个班下来,累得要命。现在差不多都是电脑编程控制,轻松得很。”

     

        记者看到,入水口的废水浑浊发黄,经中和处理后变得清澈。蒋卫辉说,这水可用于冷却、浇花等,但是还不能作为生产工艺用水,因为里面还含有很多的钙、氟、氯离子,须得通过膜系统深度再处理。

     

        膜系统深度处理车间,一排排乳白色的反渗透膜管道层层架设。中和处理的废水在这里通过反渗透膜处理,再循环返回到生产环节。蒋卫辉介绍,一根200厘米反渗透膜管道里面,有几百支几毫米粗的纤维膜管。“这里处理一吨水,成本要10元。”

     

        “株冶”废水总排污口,被市环保部门标设为“一号”。排污口的正上方,一个电子摄像头正对着俯瞰。一根长长的检测棒伸到了排污口的最下面,排污口里干涸无水。蒋卫辉介绍,市环保部门对“株冶”废水总排污口实行自动检测、24小时数字监控,超标排放基本没有可能。

     

        十年前,“株冶”的铅锌年总产量35万吨。到去年,铅锌产量接近60万吨。产量上去了,水耗下来了。处理厂的日处理废水量由2万吨减少到了1.3万吨,废水通过几道工序处理后循环利用,基本实现了“零排放”。

     

        蒋卫辉感慨,“这些年,我们水处理工艺提高了,流程增多了,要求更严了。水处理厂职工原来的收入,在整个集团公司最低,职工工作积极性受影响。现在公司对环保更加重视,我们这里职工收入提高到中等偏上。有时在一天之内,在这里可以看到集团公司董事长好几次。大家的环保责任意识普遍增强,都知道不搞好环保,就是砸公司的饭碗、砸自己的饭碗!”

     

        2

     

        在公交的河西终点站,停着一溜蓝色T2路大巴,崭新、漂亮、时尚,这就是被人称为“城市巡洋舰”的电动公交车。司机袁佩贤坐在驾驶位置上,正在排队候发。他亲身经历了株洲公交从汽油车到柴油车,再到环保电动车的发展历程。

     

        “这台车价值75万元。”袁佩贤告诉记者,自己开了16年公交车,眼前这台电动大巴是他开过的第7台公交车,也是最昂贵的一台。“十年前的株洲公交车,都是破破烂烂的。那时公司没效益啊,只能分批置换,每批次买的车,生产厂家不尽相同。”

     

        袁佩贤印象最深的是一款老式汽油公交。“就说方向盘吧,又高又平的,要端在下巴下开,而且是机械的,没有助力,车辆原地掉个头得咬着牙扳方向盘。动力呢,是前置的,热天热得要命,冬天到处进风。一开动,玻璃哐隆哐隆作响。地板是木条的,行进途中与车辆发生共振,尘土飞扬。一天下来,我们头发、鼻孔里全是灰,又脏又累。”

     

        最让司机恼火的是车抛锚。老式公交车毛病多,高压线经常掉,发不动。“你懒,它更懒。所以车一到终点站,司机就要抓紧时间,对车辆进行检查维护。一旦在路上发生故障抛锚,那就惨了。修理工得从起始站坐别的公交车,一站站过来到点上来修,司机只能在路上干等着,经常为等修车搞上大半天。”

     

        汽油公交车很快被柴油车淘汰。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市民出行要求越来越高,株洲开始依托“时代集团”,利用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发展电动公交。2004年10月,株洲开通了全国第二条、湖南省第一条电动公交示范运营线。去年9月,株洲城区39条线路的627台公交车全部置换成了“时代”环保电动车。

     

        与传统公交相比,电动车有什么好处?

     

        “电动公交车节能啊,还减少尾气排放。”袁佩贤说,“电动车驾驶员开起来也轻松,方向盘是液压的,一个指头就能转得动。油门是感应的,电脑控制。刹车是两重制,轻踩回收电能,重踩机械制动。动力后置,空调开放,开车很舒服,可以说是无汗驾驶。”

     

        如今株洲的公交,是电动化、人性化、智能化。“我们每辆车上都装有GPS定位系统,由电脑遥控指挥、动态管理,随时监测路面的客流状况,适时调控发车密度,市民出行更舒适方便。我们车上路牌、站牌都是电子控制显示,每一条线路和站点都输在里面,只要按一下就自动切换,临时应急时可以随时调剂到别的线路去。”

     

        袁佩贤到过外地许多城市,也坐过别的城市公交车,觉得自己身为株洲公交的一员,很有自豪感。“我们当年一起进公司的那批司机,到现在没一个跳槽离开,我们都感觉,这个平台很好!”

     

        袁佩贤认为,驾驶员与乘客,是服务与被服务的互动关系,自己经常被乘客感动。驾驶途中看到乘客经常主动让座,感到很温馨,也激发了驾驶员更好地为市民服务的热情。

     

        “我主张开车时戴手套,像星级酒店的服务员一样,更有为乘客服务的感觉。环境能够改变人,公交司机应该用更文明的服务,感染乘客。”袁佩贤说。

     

        3

     

        68岁的唐治军正在修改润色自己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一位“擦鞋作家”的人生轨迹》,这部10余万字的作品,用文学的手法,展现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

     

        唐治军是原株洲制药三厂的退休工人,“擦鞋作家”是他下岗后才有的外号。

     

        唐治军在单位原是机械钳工,曾通过自学大学课程,获得过技术发明专利,被调到厂部设备技术科担任工程师。业余时间,他爱好写作,是《株洲日报》通讯员,2000年成了市作家协会会员。自1964年发表处女作起,在各种报刊发表数百篇文艺作品。

     

        2003年下半年,唐治军所在的单位转企改制,连续3个月没有发工资。正当年近六旬的唐治军“走投无路”时,有人给他出主意——上街擦皮鞋,一条板凳,一把刷子,一块抹布,就可开张了。

     

        唐治军二话没说,置了行头,走上街头,成为擦鞋大军的一员。红旗广场中心汽车站、市中心广场,到处留下了唐治军擦鞋的身影,“擦鞋作家”的外号由此传开。

     

        “当时株洲的卫生环境差,垃圾很多,灰尘也多,皮鞋每天要擦。汽车中心站附近起码有20多位擦鞋匠,我们生意都挺好。一块钱一双,一天下来,挣个30来块不成问题。”唐治军回忆说,“每天忙着擦鞋,没有写作的时间,也没有心情,写作就耽搁了。”

     

        2005年,唐治军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有了退休工资作保障。更重要的是,株洲大力提高城市素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环境卫生越来越好,来擦鞋的越来越少。

     

        唐治军感慨地说:“现在的株洲,多漂亮、多干净,街上、小区栽了好多树。皮鞋十天半月不用擦,街上也找不到擦鞋的了。”

     

        如今,在家读书看报,在社区健身、看露天电影,到街头散散步,与文友出门采风,成为唐治军的生活常态。惬意的生活,给了他更多的写作素材,重新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以株洲城乡环境变美为题材的抒情散文《一行白鹭上青天》,以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改善为题材的随笔《我的自行车情节》等作品先后见诸报端。

     

        闲暇之余,唐治军还应邀走上公益性市民文化讲坛“神农大讲堂”,从一个老株洲人的角度,讲述株洲的故事。2010年5月,株洲市规划展览馆开馆,唐治军作为唯一的市民代表,与市委书记、市长一起为开馆剪彩,这成了唐治军最值得珍藏的记忆。(本报记者 唐湘岳 陈旭 龙军  本报通讯员 张莉 李支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