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保护基础学科须采取更有力措施

    作者:胡乐乐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7日 02版)

        据《中国青年报》10月15日报道,由于学生考虑未来的就业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毕业生就业率的要求,我国不少大学的一些基础学科院系的名字(如力学)被迫消失。为了继续生存下去,这些基础学科不得不与其他应用学科嫁接。但这种生硬的嫁接——学科名字“改头换面”,却被学生指责为“骗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学科设置时,力学与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并列为自然科学的七大基础学科。但如今,大学里力学的“感召力”逐渐降低,其他几大基础学科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对此,复旦大学力学系教授、前力学系主任丁光宏深感忧虑,“人才也是有梯队的,如果在危急时刻恰恰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是很危险的”。

        按理说,学生以就业为导向选报大学和专业,这是他们的自由权,旁人无可置喙,更不能指责。而国家和地方政府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考虑,适当出台一些对大学专业就业率的规定,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要端正一个认识,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切不能将责任完全推给大学及其专业设置。

        毋庸置疑,基础学科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举例来说,这方面,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诸多有力措施。近年来,美国政府全力推进高中STEM计划,投入巨资着力加强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大学科教育的师资招募与培训和人才培养与储备。

        大学是人才培养与储备的重要场所,保护基础学科不仅是为国家贮备人才,也是保护高校的“专业生态”。为此,已经有高校出台相关的专项计划,例如设立专项奖学金、提高保送研究生比例,让这些选择基础学科的学生能放心地选择基础学科专业,安心发奋学习。这样做,显然是一种大家所乐见的国家和学生的双赢。而在政策制定层面,为了达到切实保护基础学科之目的,国家有关部门还要在进一步强调基础学科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全面调研基础学科的现状,认真研究各学科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出台有力的振兴政策,确保基础学科后继有人。这方面,我们需要学习借鉴美国和英国等国的做法——科学家和政治家强调重要性、科学机构提供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学校加强学科教育。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如此才能共同推进基础学科建设,为科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