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一辆装满邮件的自行车,叶其懂穿梭在上海市普陀区长风社区的大街小巷。一封信,收件人地址只写着“光复西路”和“16室”。没有多少弄和多少号,在行业中叫“死信”,按理说应该退回寄件人。在叶其懂看来,这样的信也要努力一下。他从口袋里掏出小本本“特殊用户档案”查找,走访光复西路上6幢大楼里的16楼用户和16号楼内的每家用户,终于找到了收件人——一位外籍教师。收到信,这位外籍教师连声赞叹:“中国邮递员,了不起!”
今年36岁的叶其懂,是上海邮政公司曹杨新村邮政支局的一名普通投递员,已经在邮政投递岗位上工作了14年。14年来,凭着一份为社区群众服务的真心真情,叶其懂摸索出“查询”“签约投箱”“贴条”等工作方法,累计投递信函160多万件、报刊120多万份、包裹5400多个,妥投率100%,使2200多封“死信”、500多个疑难包裹得以“复活”,被誉为“都市信使”。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今年9月,被评为“感动上海十大人物”之一。
叶其懂负责长风社区内的长风二村、三村、四村部分和师大二村6100多户的邮政投递服务。这些老式居民楼没有电梯,住着不少老人。邮件一到,小叶立即打电话,只要他们在家,不管邮件有多重,他都会把邮件送进家中,从没发生过一起差错。投递区的很多居民都认识他,不少人有他的手机号,凡是遇到有关寄信、收报之类的问题都会找他帮忙。
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旧区改造步伐加快,本地人口流动性大,外来人口流入加速,这给邮政投递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和困难。为了准确投递,小叶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投递邮路熟悉地形,及时掌握每幢楼房、每所学校、每个商家的变动情况,记录在小本子上,被同事们称为“活地图”和“业务通”。
一次,小叶收到一封写着“兰溪路X弄502室”的国外来信。他先在支局查,有没有与现有地址接近的用户订阅报纸的。接着走访派出所和居委会寻找,还是找不到,只能采用“最笨”的办法——挨家挨户去找。当天晚上和第二天中午,小叶放弃休息时间,一户一户去询问,但白天有16户人家家中无人。为了尽快找到收件人,小叶制作了16张小纸条投进他们的信箱,上面写着:有一封国外来信,收件某某某,如果您是这位收件人,请联系投递员叶其懂,并留下自己的手机号。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天后,小叶接到收信人的电话,对方激动地说:“感谢你的诚信、细心和尽职!”
2005年12月,叶其懂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在工作中创编出的“查询”“签约投箱”“贴条”工作方法已在全公司推广。2007年,曹杨新村邮政支局成立了“三心服务队”。起初,有些同事对达到并坚持小叶的服务标准缺乏信心,小叶就把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心得跟大家交流,一起琢磨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现在,服务队员人手一本“特殊用户档案”;原来只有小叶一个人投送的“死信”,现在整个团队都在做“复活”工作……同事们说,叶其懂让大家真正懂得了“琐碎而平凡的工作”的价值和意义。88岁的华东师范大学退休教师马兴荣居住在叶其懂的服务区域,小叶对工作的全心投入让他们结成了忘年交。他说:“一个人无论做什么,能用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好,那就是一门大学问,小叶做到了。”(本报通讯员 吴士和 本报记者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