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十年·声音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6日 11版)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

        过去10年,是中国改革发展的辉煌10年,实现了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快速赶超。而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快速赶超的核心因素是中国企业的集体崛起,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以及作为“精锐部队”的中央企业的加速崛起和加速追赶。中央企业已基本实现了由跟随者向追赶者的转变,并在“做大”和“做强”两个局部领域实现了局部超越。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

        国企1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证明,在探索出所有制新实现形式和推进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国企同样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游泳,而且会游得更好。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既可以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结合,也可以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国企掌握中国经济的命脉,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器。国企在保持社会稳定、保障宏观调控、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战略以及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承担着至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果缺少了国企,我国将很难与跨国公司展开市场竞争。

        【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

        国有经济必须在战略性、高技术竞争性领域占优势和主导地位。当代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表面上是跨国公司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国家间的竞争。所以,在关系国家安全与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既是出于社会主义原则的要求,也是出于国家战略的需要。特别是其中的大型骨干国有企业,是维护国家经济、科技、国防安全的基础,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民生建设的支撑,是以自主创新支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经济基础。

        (本报记者陈恒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