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新闻分析

    欧盟领导人要“决斗”谁去领奖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6日 08版)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12日宣布将本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欧盟。此奖项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各国媒体的关注。英国《每日邮报》以“诺贝尔奖愚蠢”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法国《解放报》在其头版讽刺道:“欧洲还缺少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德国媒体也毫不吝惜批评讽刺之辞。德国《世界报》和《明镜》周刊分别以“这是一个相信奇迹的鼓励”、“好主意,不合格的毕业生”对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进行了嘲讽。一些欧洲小报也没有放过冷嘲热讽的机会,有的小报甚至配发了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希腊时示威者打扮成纳粹进行抗议的照片。

        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的嘲讽,意大利人却另辟蹊径,对谁将代表欧盟赴奥斯陆领奖展开了争论和猜想。意大利《共和国报》14日在其世界版头条称,欧盟委员会内政事务委员塞西莉亚最早提出,应该由27个欧盟成员国各选派一名孩子赴挪威领奖。事实上,谁能够代表欧盟领取诺贝尔奖之战早在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宣布欧盟获奖后就已打响。谁在这场战斗中取胜,谁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代表欧盟赴挪威领奖,谁也就自然成为了欧盟的唯一合法代言人。根据《里斯本条约》,欧盟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外交政策事务高级代表阿什顿具有代表欧盟的合法性,但又不能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排除在候选人名单外。如果按照这一逻辑继续推理,欧洲议会主席舒尔茨——这一唯一享有民主合法性的欧洲机构的领导人,当然也应该成为领奖候选人之一。继续推理下去,欧盟轮值主席国塞浦路斯领导人赫里斯托菲亚斯也应该具有候选资格。已有网友建议给欧盟已经卸任的领导人打电话,甚至还有人表示那些曾在1957年签署《罗马条约》的领导人也有资格。

        根据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规定,任何一个诺贝尔奖项不能有超过两个获奖者,所以推理领奖者也只是被欧洲民众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罢了。但是,这次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似乎再次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欧洲在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自身政治的复杂和混乱。一些欧洲媒体指出,诺贝尔和平奖越来越成为欧洲各国之间政治博弈的游戏。根据民意调查,大部分的挪威人就曾两次投票反对加入欧盟,他们同样也反对了“诺贝尔”的选择。

        设立诺贝尔和平奖已超过一个世纪。百余年来,已有99名个人和23个机构获得过这一奖项,诺贝尔和平奖曾多次通过明智的选择履行着诺贝尔当初设立该奖项时定下的准则,也使得诺贝尔和平奖在世人心中受到尊重和敬仰。但如果这一奖项沦为被某些政客操纵的游戏,如果仅仅体现了一小撮人片面的价值观,那么不用太长时间,它就会在人们心中变得一文不值。

        (本报驻罗马记者 陈晓晨 本报罗马10月15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